吴亚敏和同事夜查工地扬尘情况 记者 邓万里/摄
12+12=1,5+2=1,这些公式在别人眼里可能不成立,但却是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督导处工作人员的日常写照。
一天24小时,他们的工作时间被一分为二,白天上班,夜里检查。一周7天,工作日和周末,他们跑工地、跑企业,几乎全年无休。
吴亚敏就是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督导处的一员,他天天要跟工地、涉气工业企业打交道,每次检查完回家,身上、嘴里都是土。
【故事】
一战成名的“吴胆大”
“在2016年的一次夜查中,一出郑州市环保局的大门,我们就被跟踪了。”吴亚敏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那一年环保监察人员被跟踪是常事。
“那些车始终跟我们的车保持一段距离,我们走,他们也走,我们停,他们也停。”吴亚敏说,这些尾随者多是工地上的人,监察人员走到哪儿,他们就通风报信到哪儿。不过,提起当年被跟踪威胁,吴亚敏调侃道,“别看我们这些人级别不高,但是都有‘保镖’了。”
说起当年的经历,吴亚敏很轻松,但在同事眼中,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吴胆大”。
原来,一次夜查中,吴亚敏和同事遭遇前后夹击,前后有三辆车,坐在驾驶位的吴亚敏一个180度掉头,直接冲着跟踪车辆开去,来了个脸对脸。从被跟踪,到对峙,最后,跟踪车辆不得不悻悻而归。
“一次为了甩掉跟踪车辆,吴亚敏把车开进了停车场,停车、熄火,动作一气呵成,堪比美国大片,最终成功甩掉了‘尾巴’。”吴亚敏的同事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至此,“吴胆大”一战成名,工地和企业见了他都“怕”,环保措施上也不敢糊弄。
【想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问题多”
作为环保人,吴亚敏有胆,但是,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干他们这行,没有环保知识储备,对环保法律、政策不熟悉,没有策略,也干不成。
2017年,按照规定,工地要严格按照7个100%作业。可是,多数工地对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
“工地负责人有时爱抱怨、装迷糊,说湿法作业、车辆冲洗等工作会影响他们的施工进度,我觉得,既能按要求不起尘,又能不影响施工的办法有很多,只是工人们习惯了野蛮施工,环保的思想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吴亚敏说,对待这种环保意识落后、总想投机取巧的,一味罚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环保,意识到环保关乎每一个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说白了就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吴亚敏笑着说。
不过,令吴亚敏欣慰的是,随着环保宣传、执法力度加大,不少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看齐,“这两年暴力抗法的极端案例少了,有环保意识的工人多了,我们的工作也有成效了。”
【辛苦】
“连轴转”治愈了失眠症
还给他添了项新技能
从大气到水环境,再到土壤污染防治,环保人都戏称自己“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面对一项项新内容、新举措,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
“早出晚归,常年5+2、白+黑、12+12,我根本就记不清楚今天是几号、星期几。”吴亚敏说,连轴转的这两年时间,他常常过得“晕头转向”,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连轴转”,他练就了一项新技能——随时随地可以秒睡,睡上几分钟便可“满血复活”。
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虽然“治愈”了吴亚敏的失眠症,但是,刚四十出头的他,牙齿开始松了,头发也越来越白。“2016、2017年这两年时间,身体状态大不如前,熬夜真的挺伤人。”不过,吴亚敏说,在他们局里,这样“受伤”的人不在少数。
郑州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河南商报记者跟随吴亚敏夜查,夜里12点,很多人都已经进入睡眠,可郑州环保人工作的微信群仍消息不断,热火朝天。吴亚敏说,凌晨时分,局长在工作群里调度已是常事。
【坚持】
“改善环境
是我们环保人的信仰”
尽管工作辛苦,但吴亚敏却乐在其中。
“环保就是个良心活儿,虽然我说不出啥大道理,但我知道把环境治理好了,这是个造福子孙后代、积福积德的大好事儿。”吴亚敏称,其实,每一个环保人都是环境的“保护神”,担负着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重任。
如今看着街上戴口罩的人少了,优良天多了,空气好了,尤其是市民认同了,吴亚敏就永远都不会觉得累,反而会感到幸福,干劲十足。“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这件事是个好事,也是我们环保人的信仰。”吴亚敏说。
挂职蹲点人:
河南商报记者 王乔琪
挂职蹲点单位: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
挂职蹲点职务:
宣教中心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