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埃米尔(英文名:Amir),来自巴基斯坦,23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MBA在读,来中国11个月,郑州东站历史上首次招募的15名外籍春运志愿者之一。2月3日上午8点,繁忙的郑州东站,记者见到了正在帮旅客检票的他。他说:“来当志愿者,一因新奇,二为报恩。”
【现场】两小时重复同一动作,3天帮千余旅客快速进站
“请身份证在下,车票在上,二维码朝前放……”早上8:00,埃米尔准时站在了郑州东站的人脸识别检票系统前。为了做好服务,他专门学会了这句中国话,边做边说帮助不会操作的乘客。
接过乘客票证,规范叠好,塞进识别区,这个动作埃米尔做得快速且标准,乘客票证以平均10秒的速度在他手中流转。一个60岁的老大爷扛着大包袱过来,还抱着个2岁左右的娃娃,埃米尔主动上前一步,快速接过老人的票证,把他们塞进识别区。后面的旅客看到这个外国青年这么“中用”,都纷纷把票证交给他,最快3秒就通关了。“我第一次在东站坐车,多亏这个外国小伙子。”一位中年农村妇女告诉记者。
两个小时中,埃米尔腰杆挺得很直,像极了车站武警。有时累了,他就扭扭腰。期间滴水未尽,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已近沙哑。3天来,他已经在这个位置帮助千余名旅客快速进站。
【细节】一夜没睡照顾病友,赶最早一班地铁来做志愿
“巴基斯坦人都是黑眼圈吗?”记者打趣地问。
“呵呵,不是啊,我昨晚一夜没睡。”埃米尔笑着回答。
原来,昨晚他在郊区医院待了一整夜,照顾一位患病的同学。今天早上,他赶最早一班地铁,花了一个半小时赶到郑州东站做春运服务。
埃米尔会简单的中文,但是遇到复杂的中文表述还是会云里雾里。于是,他专门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中英文互译的神器,这在和旅客交流时派上了大用场。
结束两个小时检票口的服务,埃米尔来到总服务台休息。刚坐下喝口水,又有人来问:“我来晚了,票得改签,去哪里办?”埃米尔迅速起身,拿出翻译神器,因为他听不懂“改签”这个词。经过沟通,埃米尔帮助旅客指出了办理改签的位置。
遇到外国旅客,埃米尔也会主动上前帮忙做指引,毕竟英文更熟练,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探因】“中巴人民情深似海”
为啥来做春运志愿者?
埃米尔说,之前他对春运一无所知,觉得很新奇。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和中国朋友广泛交流。
记者问他是否知道“巴铁”这个词。他说“当然”。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哥们儿,中国在巴基斯坦援建了很多铁路、公路及其他公共设施。他对中巴经济走廊很感兴趣。最近一家中国银行也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开业了,这让他很兴奋。“感谢中国!虽然很多项目还在建设中,但我想我会喜欢它们的。中国援建的项目正在让巴基斯坦变得越来越好。”
在埃米尔眼里,“巴铁”也是“老铁”。他告诉记者,在巴基斯坦的某些商店,只要是中国人来买饮料,商店全部免费。“中巴人民情深似海!我想用实际行动回报中国朋友,让这份情谊绵延下去。”埃米尔说。
【说法】为中国的“科技范儿”竖起大拇指
穿长袍、留长辫、爱吃泡面,这是来中国之前,埃米尔从电影里了解到的中国人形象。“来郑州之后,我大吃一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埃米尔操着蹩脚的中文告诉记者。
“中国太有科技范儿了”,他竖起大拇指。就拿这套“最快3秒通关”的人脸识别系统来说,埃米尔希望巴基斯坦人民能早日用上这种高科技装备。
日常生活中,埃米尔喜欢用手机点外卖,网购生活用品,在商店购物喜欢用手机扫码支付。最近他爱上了骑共享单车锻炼身体,“太方便了。好多都用手机就搞定了!”埃米尔兴奋地说。
他还给记者掏出自己的绿城通卡,说:“坐公交、坐地铁都能刷,省时省力,真好!”
【心声】想学少林功夫,想起个和春运有关的中文名
“So amazing!(太神奇了!)”谈到少林功夫,埃米尔神采飞扬地开始滔滔不绝,讲述他对少林功夫的迷恋和学艺的向往。因为功课紧,他至今没有去过少林寺。他希望有一天能去少林寺拜师学艺,一来强身健体、伸张正义。二来回到巴基斯坦,也给家里人好好秀一下。
在郑州,他最喜欢去二七广场的商圈购物,喜欢吃河南烩面。虽然只是来中国11个月,但是已经被郑州深深吸引。
来郑州之前,埃米尔还去过上海和广州。在他的眼里,郑州和上海、广州一样,都是很“国际范儿”的大都市。
来郑至今,埃米尔还没有想好自己的中文名字。他说想起个跟春运有关的中文名,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春运服务。
【打算】选谁家过年成“甜蜜的难题”
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埃米尔充满期待,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
在他想像里,中国的新年“非常有趣”,大家都回家庆祝。人们平常忙于工作,趁过节聚在一起快快乐乐,做很多美味的 食物,然后出门走亲戚。或许是思念故乡,埃米尔特别说到:“团聚,对亲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可最近他也遇到了一个让他“不知所措”的小难题。“太激动了!大家知道我亲人不在身边,都来邀请我去他们家过年。”埃米尔兴奋地告诉记者。
【亮点】首招15名外籍志愿者,有人“现学现卖”河南话
历史首次!今年,郑州东站专门招募了15名外籍春运志愿者。
“随着高铁线路越开越多,东站出现的外国友人频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这两年,还经常看到外国旅游团出现。”车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运外籍志愿者的出现可以满足各种旅客的出行需求,增进外籍旅客出行的亲切感。
据郑州东站团委负责人邢彦丽透露,因为是首次招募,所以报名的外国学生很多。这次车站联合共青团郑州市委发布招募公告,有意者通过“志愿汇”App报名。“学校也很给力,专门组织外籍学生报名,把学生情况统一汇总给了我们。”邢彦丽说。
最后,车站优中选优,定下了这15名外籍志愿者。这些人大多能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也有人会说多国语言。他们来自巴基斯坦、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国,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郑州市三十一中学的外籍学生居多,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一到服务现场,还有人讨教咋说河南话。这不,学了3天了,我看学得真不赖!”邢彦丽指着远处的一名韩国志愿者说。
记者 杨书贞 文 吴国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