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兰给家乡小学捐款15万

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图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如果不是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可能谁也不会知道,68岁的万国兰会独自一人回到家乡,给当地小学捐了15万元。“说那干啥,我不喜欢被人知道。”

万国兰总是这样,看到患儿家庭有困难,就慷慨解囊,自己却只爱吃五毛钱的面条。

十几年前有人给她50万年薪,这几年也不断有人给出百万年薪“挖”她走,但万国兰不为所动:我现在的成绩全是患儿及家属给我的,我不走。

【体贴】

为避免病人彻夜排队

她提出预约挂号办法

万国兰医术精湛,使得其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吸引力,可就像郑大三附院儿童康复科五病区主任翟红印说的,来找万国兰看病的人,除看中她的医术外,高尚的医德也是吸引病人的因素之一。

“她干医生这么多年,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翟红印还记得,十几年前,当该院儿康科还只有十几名医务人员时,其同期住院人员就达上百人,来挂万国兰门诊号的人更是扎堆儿,“有人天不亮就开始排队,还有人高价倒号。”

这事被万国兰知道后,她很是生气,立即提出预约挂号办法。“她觉着看病还得彻夜排队很不合适。”翟红印说,当师父万国兰觉得患儿能治好时,她就会让患儿住院治疗,若认为治疗没效果,她就会拒绝患儿住院,并直说实情。

“说话十分直接,包括查房,她觉得患儿应该康复了却还在住院,就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吵我们,但有时患儿病情反复,她不太了解,解释过她就理解了。”挨过不少次吵的翟红印笑着说道。

【心软】

默默给患儿捐款捐物

自己却最爱吃“五毛钱面条”

“万老师对自己可节俭,但对患儿可大方。”在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郭智宽的印象中,自从他2011年入职到现在,几乎没见过万国兰穿戴名牌,“几乎每个季节都是那几身衣服。”

可一旦当她得知有患儿家庭贫困或情况特殊时,她就变得特别大方。“曾给我主治的一个患儿捐了600块钱,后来人家得到资助要把钱退给她,她不要。”郭智宽说,近几年科室里不少患儿都得到过万国兰的资助,有一百两百的,也有五百上千的。

在采访的不少万国兰的同事口中,河南商报记者得知,在万国兰还在住院部坐诊时期,她不但时不时给患儿塞钱,查房时,看见患儿家属缺啥,她就会悄悄地将啥东西送过去,洗衣粉、肥皂、卫生纸、衣服等,她都送过。

也因此,走在大街上,万国兰会时常遇到向她热情打招呼的陌生人。“她帮过的人可不少,光我们看病时她就给好几个人送过吃的用的,还给人塞过钱。”孩子经万国兰诊治康复后,小米(化名)在郑大三附院附近摆摊儿做起了小生意,“她可有意思,我给她拿点东西,她要不就给钱,要不就不要,分可清。”

小米和多数患儿家属可能不知道,“万国兰捐款捐物从来不让对外说,包括她2007年荣获‘全国医德标兵’荣誉称号也很少提。”可翟红印知道,对外人很慷慨的师父,却很喜欢吃“五毛钱面条”,“她经常一顿饭就是一两块钱。”

【低调】

独自回乡捐款15万元

同事后来从朋友圈得知

万国兰喜欢默默做事在科室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同事们得知她回老家河南汝南,将多年积蓄15万元捐给五里庙社区小学的事情,还是从朋友圈知道的。

“要不是当地媒体报道了,我们谁也不知道。”翟红印说,他从一名护士处得知,万国兰在咨询如何给小学生买书桌的事情,在他反复追问下,万国兰才说出捐款打算,“除改善硬件之外,剩余的几万块钱用来奖励考上好学校的孩子,但没想到她一声不吭回去把事办了。”

那段时间,万国兰刚重感冒痊愈,科室及医院领导对其状况都颇为担心,特别安排人员对其照顾,可她却害怕麻烦任何人。“捐钱不是啥大事,再说也是给老家捐,我的子孙后代也在那里上学。”对捐款一事,万国兰一笑而过。

对捐钱捐物的事不愿多提,可对自己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方法,万国兰却乐于分享。“都是我师父手把手教出来的,她做一遍先让你看,看你了解差不多时,会让你操作,她站在旁边指导,甚至有时会给你画出位点。”万国兰承认的徒弟人数不多,陈海算是其中一个。

在陈海眼中,万国兰和自己的关系,有别于其他科室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她更喜欢称自己为师父,并且只有是她手把手教的、考核合格的人,才能说是她徒弟,不然她都不认。”

【坚守】

屡次拒绝高薪聘请

她只希望再多看几年病

正是这份原则,以至于近30年间不断有医院高新聘请万国兰,但她始终不为所动。

“十几年前就有人给我年薪50万了,这几年也不断有人给年薪百万请我去,但我的成就来源于此,我得继续在咱河南工作。”万国兰说话时的语气异常有力。

有人曾找到医院,想高薪聘请万国兰,两人交谈的这一席话被一位患儿家属听到了。几天后,当河南省卫生厅的一位领导到该院调研时,这位家属竟拨开人群,突然跪在地上求该领导给万国兰加薪,别让她走。

“领导问我走不走?我说不走。”万国兰笑了,说,“我当时很意外,但也很感动,我现在的成绩全是患儿及家属给我的。”

采访结束时,河南商报记者在诊室门口遇见了一位在等万国兰诊治的患儿家属。

“您为啥要找她看病啊?”河南商报记者故意询问,“别人介绍的,说她看得好,人也好。”年轻女子话音未落,她旁边的男子就插话道,“听说她看病从来不开贵药。”话虽直白,但或许就是最真实的感受。

(线索提供:通讯员 尚睿)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