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宾馆墙上的“拆”字
河南宾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文图
古朴而现代,这种惯常描述城市特色的词汇,用在郑州这座年轻的城市身上,味道似乎越来越淡了。
这是不少郑州居民的切身感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老建筑的不断消失。
从散于城市郊区的众多古民居,到中心城区的优秀近现代建筑,在城市发展的强劲风潮之下,生命变得异常脆弱。它们经历了太多风吹雨打,得以留存,但却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损毁。
老建筑逐渐消失,让城市缺失了记忆,缺失了韵味,也缺失了应有的发展脉络,值得反思。
安氏古宅围挡围起来 能否保平安?
尽管过去了20多天,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庙后安村的安氏古宅惨遭盗损一事(本报7月14日《河之洲》文化周刊“深读”曾予报道),仍在引发多方议论。
这个建于清代的古民居建筑群,寄托了当地安氏家族太多的乡愁和记忆。他们为保留古宅,甚至不惜放弃比较丰厚的补偿条件。
在开始于2013年年底的“合村并城”运动中,当地发布通告,要拆掉安氏古宅建筑群。本报连续报道,并曾引起国家文物局发声力挺。最终,这处曾经被河南省文物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群,得以保留。
8月5日,安氏古宅的房主之一、安氏后人安翠峰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大河报报道后,航空港区银河办事处有关负责人找到他,再次征求他对拆迁的意见,希望拆除这处建筑。一直坚持呼吁保留这处古宅的安翠峰没有答应。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最近回访时发现,庙后安村的这片古民居建筑,目前已经被圈起了蓝色围挡。
就此事件,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及其下属的社会事业局、银河办事处均拒绝接受采访。社会事业局有关人员曾表示会有情况通报发布,但至今仍无回音。
河南宾馆名为优秀建筑如今面临拆迁
安氏古宅的命运,让更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郑州的老建筑保护问题。
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金水路的河南宾馆,是他们最放心不下的一处老建筑。从2013年前开始,这座老建筑已经传出了要被拆迁的风声。对此,不仅河南宾馆的不少职工有意见,众多郑州居民也持反对态度。
毕竟,这个时间,距2011年此处被郑州市政府公布为首批中心城区优秀近现代建筑、需要原则保护的通告,仅仅过去了两年时间。
8月7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如今的河南宾馆已经废弃,院内长满荒草,曾经的苍松翠柏已经不见。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墙体上,被涂画着多个大大的“拆”字,十分扎眼。
有河南宾馆的老职工回忆说,建于1954年的河南宾馆,具有浓郁明清建筑风格,是当时郑州最高档的宾馆,是新中国成立后两次著名的郑州会议旧址,承载着很多历史文化记忆。他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还曾被郑州市列入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的建筑,如今却要拆除了。
根据郑州市金水区政府发布的通告,门牌号为金水路26号的河南宾馆,已被列入了拆迁改造的范围,连同周边其他一些建筑都将被全部拆掉。
多位老职工说,河南宾馆拆除后,原址将建设写字楼和安置房、商品房等建筑。当然,也有说法是,河南宾馆老楼拆后将向金水路前移,用原构件重新建设。具体如何处置,因河南宾馆的有关负责人拒绝接受采访,不得而知。
公布的优秀近现代建筑30多处已经拆了5处
老建筑脆弱的生命,让不少郑州居民及文保爱好者感到难受。而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建筑,则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从郑州市政府2011年3月公布首批30多处中心城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以来,时间仅仅过去7年多,但在此期间,已有至少5处优秀近现代建筑被拆除,从郑州城区消失。如果河南宾馆拆除,这个数字将上升到6处。
最先被拆除的是东方红影剧院。当时,在郑州市发布保护名录之前的2011年1月,东方红影剧院就已开拆,至当年5月全部拆完。按照拆除时有关部门的规划,该剧院将在2013年时回迁到原址。但截至目前,所谓的回迁,依然踪迹难寻。
2012年8月,位于郑州市南顺城街和大同路交叉口附近、原名郑州绥靖公署礼堂的一幢建筑被拆。
2013年,始建于清末民初的郑州市管城区南乾元街75号院被拆。
接下来的2014年4月,见证了郑州铁路发展辉煌的郑州铁路局六号楼被拆,原址上要建一座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楼,目前该工程主体已经完工。
2014年12月,在多方争议之下,位于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西侧的二七宾馆,开始拆除施工。
对建于1975年的二七宾馆原址如何处置问题,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二七区分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二七宾馆原先是商业用地,现在调整了规划,改为市政用地,将建绿地广场。不过,所谓的绿地广场并没有落实。
好的保护举措郑州能否借鉴?
与这些优秀近现代建筑不断消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公布这些名录时,郑州市政府公布的是保护名录,特意加上了保护两字。
郑州市政府相关人士还说,未来政府部门会设立专项资金,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在这些建筑周边还要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保护区域,对于这些建筑原则上不能拆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也有部分郑州的老建筑在面临拆除之时得到了保护,而且部分保护现状还算不错。
在此期间,一个堪称经典的郑州保护优秀建筑的成功案例,就是郑州市管城区郭家大院。2013年,由于郑州地铁2号线建设问题,这个郑州市区唯一的一个四合院面临拆迁。经媒体报道后,获得多方关注。最终的结果是,地铁2号线避开郭家大院进行施工,郭家大院成功保留,如今还得到了修缮。
对于老建筑的保护,国内不少城市不但有了口头上、名义上的保护,而且从财政拨款、立法保护等多方面进行了落实保障。比如天津、哈尔滨、上海等众多城市,对于具有历史风貌的建筑均挂牌保护,加上有法律保护,使得老建筑保护有名有实,成绩显著。
“这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保护老建筑方面都这么拼,郑州这个年轻的城市,能不能向外地学习学习呢?”一位郑州市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