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郑萌
即将结束的暑假,不少家长都给孩子安排了补习班、兴趣班、研学游等暑期“课程”,带动了暑期经济,为孩子安排暑期“课程”,四成多家长花费超5000元。
河南商报记者 马俊峰 刘慧丽 首席记者 訾利利 见习记者 李志远
还有不足半个月,2018年暑假就要画上“休止符”了。
补知识、长见识、提能力……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期待中可以“睡到自然醒,放肆玩游戏”的假期,其实是被各种各样的“行程”充斥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掉队,输在起跑线上,多数家长给孩子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暑期计划。
而这些安排,不仅使培训市场分外红火,也带热了其他的产业。“暑期经济”应运而生……
案例 暑假还没过完 已经给孩子花了15000元
这咋过个暑假,还过出经济现象了?
为了解现在家长怎么安排孩子的暑假,几天前,河南商报记者做了一个线上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210位家长中,有42位家长在这个暑假为孩子投资了1万元以上的开销。
“现在的暑假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随便干点儿啥,都是要花钱的。”开学后将升级为“新初一家长”的宋女士,给河南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过去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在参考了孩子的意见后,宋女士替孩子制定了“假期行程表”。
7月初,参加去往厦门的研学游,一周时间花费近4000元。
从厦门回来后,直接送去上15天的新初一衔接班。
数学、英语,两门课程,一科3200元,算下来开销是6400元。
之后为了缓解孩子上课的疲劳,宋女士又带着孩子去云南玩儿了一圈。只算孩子的旅行费用,大概是3000元。
再加上孩子一直坚持上的钢琴兴趣班,每周一次课,一次200元。
截至目前,宋女士已经投入了超过15000元。“孩子的假期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我这身上的经济负担可比孩子上学时还要重。”宋女士说。
“课程” 报班不能停 文化课补习成“主流”
在河南商报记者的调查问卷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你为孩子安排的暑期课程是什么?
调查显示,51%的家长在假期为孩子选报3个及以上假期课程,来充实孩子的暑期时光。
其中52%的家长将孩子送去文化课培训班。
“假期不补补课,开学跟不上咋办?”一名家长说。
身为小学老师的孙女士在这个假期,也把自己上初二的儿子“送”进了培训班。
在孙女士看来,原本成绩就不算好的儿子,一开学就要面临中招的压力,“再不抓紧学,初三更吃力。”
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在暑假中,家长最热衷的就是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课培训班。
“光是英语班,我就给孩子报了两个。”孙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兴趣爱好之类的课程对于上初中的孩子,已经没有“吸引力”。“文化课成绩能提升上去,才是硬道理。”
“低龄学生”家长热衷特长班 研学游、夏令营逐步“上位”
除去文化课培训,兴趣特长班也是一众“低龄学生”家长的心头好。
数据显示,42%的家长选择为孩子选择一门兴趣班来丰富假期生活。
“趁孩子还小,多学点儿她(他)感兴趣的,还是挺不错的。”一培训机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考学君,兴趣特长班在暑期迎来一个“峰值”。
这个暑假带着近百名小学生“玩水”的教练张紫轩(化名)则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除了音乐、美术这种常规的兴趣班,游泳课程也是不少家长的选择。
在文化课培训班和特长兴趣班这“两座大山”的压力下,还有一个暑期课程呈现上升势头。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学游”出现在假期中。不用父母全程“陪护”的研学游,逐步走进更多家长的视野。
“对于孩子来说,夏令营可能比较好玩儿,有意思。但安排更合理、价位也相对合理的研学游,更符合家长的心意。”宋女士在了解到研学游后,拉着身边的家长一起将孩子们“送”去了厦门。
每天守着手机看前方老师传回的照片,家长们也能安心地过个“二人世界”。
“孩子们回来说起自己的见闻,那一瞬间你真的会觉得,这趟给娃送出去真值。”宋女士笑称,如果有机会自己也想体验体验研学游,“给身心充个电也挺好玩儿的。”
暑期经济 培训业、旅游业暑期营业额上涨 与孩子们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一种现象的出现,背后会有许多成因。而“暑期经济”的主要成因又是什么?
“如果让我选,假期肯定是要出门旅游的,要不大家都出去玩儿了,那我多不平衡。”在调查中,河南商报记者也向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了咨询。
在孩子们看来,暑假如果可以不上补习班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能和同龄人一起去夏令营、研学游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白了,暑期培训行业、旅游业甚至说娱乐休闲行业的营业额上涨,与孩子们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培训机构任教多年的张欣(化名)告诉考学君,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升级”。
从“填鸭式”教育到“寓教于乐”,多方位培养的方式,使得培训市场也越来越多样化。
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孩子们“实时更新”的教育需求,或许就是导致多行业暑期迎来高峰的主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