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就像一个城市的伤痕,它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或食不果腹,或居无定所,但是它们并不是一无所有,在郑州周边的武陟县有这样一处安身之所,被大家称为流浪狗收容基地,这个基地隶属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河南筹备组,对于流浪狗的救助,负责人周予松已经坚持了10年。(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 图 刘鹤洋 文)
在这3650个日夜,没有节假日没有多余的娱乐时间,打扫犬舍卫生、日常巡查、狗狗们打针吃药看病...是他的日常。
志愿者们称他老周,走进中小基地,看到这些一双双灵动的小眼睛,了解老周的日常,心中充斥着感动和心酸。
周予松是污水处理厂的一名工人,说起流浪狗救助,是2008年自己救下了一只在紫荆山路和顺河路被车撞的狗,给小狗医治后因无处安置,联系了当时的郑州市宠物健康保护协会,把狗狗送到了救助站,当时看着救助站的狗可怜,每个月定时来做志愿者,定时捐助。
半年后周予松参加了救助站的管理工作,一年后由一位爱心人士出资八十万,在黄河边建立了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老基地,现在已经拆迁)成为负责人,从此与流浪动物救助结下不解之缘。老周的流浪狗收容基地位于焦作武陟县,同老周一起走进中小基地,十几米开外,狗叫声瞬间四起。
狗狗们隔着铁网,直勾勾的看着人过来,像是孤儿期待回家那般,把回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每一声的呼叫里。
每一只狗的名字和来历、和每只狗的性格,老周都了然于心,是位合格的“狗爸爸”。
老周粗略计算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新基地完全建成后,每天的粮食消耗会达500斤,每个月在不计算医药费的情况下,粮食的耗费在三万元,加上工人工资的支出高达近5万元,这些钱大多来自志愿者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
老周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今后基地的收容量会控制在四百左右,不仅仅只是有一口饭吃,也会尽可能的提供动物福利。
流浪动物的生活真的很艰辛,流浪并不是它们的错,只是当一个生命一点点被吞噬,最后只剩下一捧白骨时,这个世界的喧嚣并不会因为一个生命的消失而改变什么,但是,如果它有幸遇见你,它的命运将因你而改变。
救助流浪动物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该是老周的担子,或许每个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保护动物的理念,每位养犬人如果可以做到最基本的不抛弃,也许这世界上就会减少一只流浪狗的存在。(实习编辑 熊子文 编辑 戴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