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朵”回来了,丁丁又可以听到这个美好的世界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宋亚猛/摄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李佳 弯文奎

见习记者 张成诚

首席记者 宗雷

这两天,郑州人的朋友圈被一只小小的人工耳蜗“霸占”了。

“没有这东西,他的世界就没声了。”自责和绝望的母亲急疯了。离开“小耳朵”的近44个小时,3岁男孩像换了一个人。

幸运的是,“小耳朵”回来了,他又可以听到这个美好的世界。

幸运 “小耳朵”丢失近44小时,好心人送来了

“找到了,找到了!”10月23日下午2点39分,郑州一小区门口,一年轻女子哭喊着,双手在不停地作揖。她接到一个电话,是蹲守在另一个小区门口的弟弟打来的,“捡到耳蜗的人来了,耳蜗送来了。”

接着,一名穿棕色夹克的男子出现了,他手里握着一枚带着鳄鱼图案的东西,女子接过来,看了又看。“我媳妇捡的,她以为是个发卡,后来看到朋友圈转发的消息才知道是耳蜗,就赶紧联系失主了。”男子笑着说道。

发卡、耳蜗、朋友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要追溯到10月21日晚上。

这名情绪激动的女子叫程方方,那天,她带着3岁的儿子到居住地附近的超市买水果。“儿子是听障儿童,得一点一点认知世界,就带他到超市了。”

程方方说,在挑选水果时,儿子独自跑到超市门口玩,当她再见到儿子时,耳蜗不见了,“安的时候比较贵,总共下来花了28.8万元。”

“因为它太贵了,我下意识地每次都先看看它。”他们很少来郑州,这次才来郑州一周就丢了耳蜗,程方方心里满是自责,赶紧报了警。

温暖 刚到郑州一周的妈妈,没想到得到那么多人帮助

10月22日,在等警方消息的同时,程方方也印发了寻物启事在超市附近张贴,还编发了微信朋友圈。程方方说,她和孩子刚到东区学校,租的房子,连孩子老师、同学的家长都还不熟悉,只能见一个路人就加微信,请他帮忙转发。“有商店老板怕我手机没电了,主动给我提供充电器,让我续航。”

但直到22日晚上,一直没有消息。

“孩子人工耳蜗丢失后,很多好心人都在帮着寻找,很多人还打电话表示要捐款,这让我们很感动,但我们都拒绝了,从孩子的治疗考虑,还是希望尽快找回原来的人工耳蜗。”

就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有厂家电话联系了程方方,表示愿意为孩子配一个新的人工耳蜗外机,但考虑到型号是否匹配、孩子是否适应等问题,家人还是希望尽快找回丢失的耳蜗。

但昨天,程方方的手机突然被打爆了。

后来她才知道,10月23日,儿子丢失耳蜗的消息在郑州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了,郑州的媒体也都在帮忙转发。“我没有想到那么多人给我们转发,谢谢,谢谢!”程方方带着哭腔说。

故事 不能接受儿子有听力障碍,她选择独自带他接受康复治疗

程方方来自商丘, 30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5岁,小儿子丁丁(化名)3岁多。

丁丁一岁多时,程方方不经意间发现,儿子跟同龄人相比似乎有些异样,“小时候还会咿咿呀呀跟人说话,但那时他就不咋说话,也不跟小朋友交流。”

到医院就诊,医生说,丁丁的听力有些弱。程方方压根儿就没敢往听力障碍上想,“我想着他绝对不会有这问题。”其实,程方方是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更不愿让儿子戴上助听类器械,“我害怕别人会觉得他不一样。”于是,程方方带着儿子走上了康复之路。

然而,这一年多的康复之路走得并不顺当,丁丁的听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得厉害,这完全超出了程方方的预料,“听不见就不会说话,孩子3岁了,我们也急,医生就建议去给孩子做人工耳蜗。”

对于一家四口都依靠丈夫徐先生每月4000元收入的家庭来说,高额的费用简直遥不可及。“之前做康复花了些钱,我也没工作,所以做耳蜗手术的钱基本上全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好在钱借到了,丁丁终于有了与有声世界接触的机会。

心酸 3岁多才第一次叫“妈妈”,离开“小耳朵”的孩子变了样

今年4月份,程方方带着丁丁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那一天,平时比较安静的丁丁却像发了狂一般,“一直哭闹,一直揪体外机。”经过一个多月的安抚和适应,丁丁逐渐适应了这个“小耳朵”。

5月20日,这个耳蜗第一次开机了。“最开始他好像有点害怕,过了一段时间才好。”戴上耳蜗后,程方方又在郑州给儿子找了一所康复机构,不久之后,丁丁才开口喊“妈妈”。

“三岁了,他三岁了才会叫妈妈,我……”话没有说完,眼泪就止不住地从程方方的眼眶流出。

儿子会说简单的词语让程方方十分激动,但康复机构昂贵的费用还是让她发愁。多方打听和咨询后,有医生建议她让儿子到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做康复,“这里费用低,还有一些救助。”

10月22日是康复中心定期的一对一教学日,可程方方却在四处找丁丁丢失的耳蜗,没有母亲的陪伴,没有了自己的“小耳朵”,教室里的丁丁一反常态。“他平时有些小淘气,但那一天,他基本上都没怎么动,也不跟小朋友玩儿。”康复中心的白老师有些心疼。

背后 拾到耳蜗者:以为是个发卡,多亏看到朋友圈好友的刷屏

10月23日下午4点40分左右,河南商报记者通过多方寻找,联系到送回耳蜗的爱心市民李明(化名)。对于捡到耳蜗一事,他一直觉得就是个小事,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他表示就当是爱心接力的最后一棒。

李明称,耳蜗是其妻子捡到的,但当时并不知道是耳蜗,“大约晚上七点钟,我妻子在家附近的丹尼斯买菜。因为天黑,出来也着急,在超市门口下楼的台阶上踢到了一个东西。她当时捡起来一看,以为是谁不小心遗失在地上的发卡,就随手捡起来放在装大米的袋子中带了回来。”

据李明介绍,之所以得知这件事,还要多亏朋友圈好友的刷屏。看到图片显示的位置刚好是自己家附近,他就给妻子发微信:“你看是咱们小区附近发生的事情吗?”妻子看到朋友圈转发的图片,就说:“我最近也捡了个东西,就是个类似发卡的鳄鱼小卡子。”妻子赶紧让他找出来确认,才发现绿色鳄鱼卡子正是大家要找的人工耳蜗,就赶紧与失主联系。

通过朋友圈中的联系方式,李明拨打了失主家属电话,但是对方一直没接,因为放心不下,李明通过短信与失主联系上了,发送照片确认后,约定时间就赶过去交给了对方。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