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华君 王小萍 王延辉
“滚石上山”是什么概念?上不去,就会往下滚,稳都稳不住;上去了,就是一个新境界,无限风光在顶峰。
在新时代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地处豫西黄河之滨的三门峡,正在上演一出“滚石上山”的转型升级大戏。
这座因“黄河大坝”而立、矿产开发而兴的城市,曾经依靠“黄”“白”“黑”资源型产业红火一时,成就“豫西明珠”的美誉。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日益枯竭、环境约束加剧,三门峡疲态渐显,2016年经济增速一度全省垫底,发展跌入谷底。
是在困顿中沉沦,还是在逆境中奋起?
三门峡造“纯电动汽车”
三门峡以凤凰涅槃的决心、抓铁有痕的狠劲和庖丁解牛的精准,直面产业升级之艰,破解转型创新之难,追求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短短两年之间,即完成了经济下行态势的逆转。
2017年,三门峡经济增速升至8.5%,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今年前三季度,该市经济增速跃居全省第二,多数经济指标站稳“第一梯队”。
“中原更加出彩需要三门峡主动添彩。”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说,“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我们着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持续打造新的发展优势,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为三门峡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曾经高度依赖传统能源原材料产业的三门峡,是怎样克服转型创新发展阵痛,书写“峰回路转”篇章的呢?
痛定思变: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初冬时节,温暖的阳光洒在青龙湖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悠然自得、翩跹起舞。
“天鹅之城”是三门峡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冬天,大天鹅跨越山海、不辞万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至此,只为拥抱这片洁净诗意的栖息之所。
白天鹅驰而不息的生命求索,恰与三门峡转型创新发展的主动求变交相呼应。
义马煤业综能公司净化装置
作为国务院《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认定的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三门峡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全国重要的金属和能源开发生产基地,拥有各类矿藏66种,尤以黄(黄金)、白(铝土矿)、黑(煤炭)闻名。
资源经济给三门峡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让其深陷“资源型产业结构困局”,工业经济高耗低效,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产业结构畸“重”。最高的时候,工业占到全部经济总量的65%,资源型工业又占工业总量的60%以上。
能源消费偏“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9%,是典型的高排放、高污染。
矿产资源有限。已探明的黄金、铝土、煤炭储量,按照目前的开采强度,10年左右就会消耗殆尽。
产业链价值低。基本处于矿产资源的初、粗加工阶段,缺乏研发和精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低下。
与此同时,受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影响,资源型工业品价格长期低迷,环保压力持续增大,传统经济引擎乏力,也倒逼三门峡加速动能转换、谋新求变。
“三门峡转型创新发展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刘南昌说,虽然历届市委市政府在产业转型方面有一些考虑和布局,但在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激烈区域竞争中远远不够。“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更硬的力度、更强的韧劲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当前转型创新发展的窗口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在现实与未来的考量中,三门峡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坚定不移地把转型创新发展作为主线,做大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着力打造“黄白黑红绿”五彩三门峡,锚定了一条有质量、有效益、有绿色、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
“变则通,通则远。”不再徘徊于低端市场,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三门峡唯一的选择在转型创新发展,唯一的出路在转型创新发展,唯一的希望也在转型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三门峡恒生公司生产的清洁镀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
“要过河,先得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而要转型,就得解决“往哪转”“靠什么转”的问题。
“黄”“白”“黑”是三门峡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家吃饭”的“家伙什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三门峡绕不开的“关口”。
“转型不是把过去所有的积累和优势一股脑抛开。”刘南昌说,“相反,必须以现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企业为根基。离开了这个根基,转型就失去了意义。”
“1吨金精粉13000元,通过冶炼提取出黄金、银、铜再加工成金银饰品、铜箔,价值就提高到25000元;2吨铝土矿800元,加工成氧化铝、电解铝后再加工成铝型材,价值骤升至9000元左右”刘南昌掰着手指,用算账阐释转型升级的含义。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产能。传统的“黄”“白”“黑”不是包袱,而是最大的本钱和潜力。立足现有资源,三门峡市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优化存量,促进产业链向终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转型,让产业在技术改造中抢占先机
中原黄金冶炼厂是三门峡黄金产业最大的龙头企业,总投资102亿元,通过整体搬迁升级改造,建成了世界规格最大的底吹熔炼炉,其“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由原来的单一冶炼黄金,到现在同时综合回收9种矿物元素,附加值大幅提升。
“通过技术改造,公司金铜综合冶炼黄金产量位居亚洲第一,单系列冶炼烟气制酸规模世界第一,资源综合回收能力、环保指标等国际领先,年产值近400亿元。”说起企业发展,中原黄金冶炼厂熔炼分厂“80后”技术主管任飞飞满脸自豪。
技术改造让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目前,三门峡的黄金冶炼能力已占到全国总规模的40%以上,扮演着中国黄金冶炼行业领军者的角色。
如风,如潮,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席卷崤函大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上演着“浴火重生”的故事:开曼铝业亚熔盐法氧化铝生产项目成为国家级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东方希望铝业公司在氧化铝生产中,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废弃尾矿赤泥中提取稀有金属镓,年产镓60吨
谁掌握了关键技术,谁就有可能延伸产业链条,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技术改造强有力地推动着三门峡传统支柱产业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型,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国、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转型,让产业在智能化改造中提质增效
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
走进三门峡戴卡轮毂有限公司联合车间,仿佛置身一个“机器人的世界”,这里有46台机器人、113台机械手。繁忙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几乎见不到操作工,一只只银白色的轮毂在机器人手中上下翻飞,识别、打孔、刮边、喷涂、扫码出库。
引进“工业4.0”理念,戴卡轮毂实现了生产过程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成为国内铝合金轮毂轻量化高技术的典范。“原材料从车间一端进来,精美的轮毂从另一端装车出厂。每天生产2万余只轮毂,几乎零库存。”戴卡轮毂信息中心主任李海波说。
设备换“芯”触“网”,“机器换人”,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引发一系列的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与传统轮毂相比,戴卡轮毂重量轻12%至15%,强度却提高了15%。在戴卡轮毂的带动下,三门峡铝合金轮毂年生产能力逾800万只,极大推动了铝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智能化改造正在为三门峡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有力的“翅膀”。不光在戴卡轮毂,在中原黄金冶炼厂、金城冶金、骏通车辆等众多企业,机械手、机器人等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大显身手”,推动产品在中高端市场上“站定脚跟”,稳步走向“微笑曲线”两端。
转型,让产业在拉长链条中实现跨越
豫西“百里煤城”义马,煤在不同的产业链条中实现着“生命的蜕变”。
在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左手拿一块黑煤炭,右手拿一件洁白的毛衫。如果不做解释,你无法想象,毛衫的原材料竟然就是煤炭。
“我们拥有煤甲醇丁二醇PBT完整的产业链,纺丝级的PBT就能做成毛衫。”开祥化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进伟说,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上百倍。
河南能源义马煤业综能公司的甲醇蛋白产品展区,木聚糖酶、脂肪酶等食品添加剂和甲醇蛋白纤维及纤维纺丝琳琅满目。而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都是经高灰、高硫劣质粉煤就地转化衍生出的高新煤化工及煤生化产品。
这是三门峡探索煤及煤化工产业转型创新的生动实践。目前,义马市建成了义马气化厂、开祥化工和义煤综能三大龙头企业,各自发展了煤气化副产品延伸加工产业链条、甲醇精细加工产业链条、甲醇蛋白为主的煤化工产业链条,正在延伸产业链、开发新的煤基化学品,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及煤化工产业基地。
经济发展从傻大笨粗向高精尖特转变,是时代的必然。顺应时代大潮,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改造、延链补链等手段,三门峡传统产业的“老桩”,正开出高档次的“新花”。
动能转换: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转型不放松。“坚持转型创新发展,三门峡的经济正在发生一系列标志性、转折性、趋势性的变化。”三门峡市市长安伟如是感叹。
煤化工夜景
而这种变化在“新旧动能转换”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新动能在培育“新产业”中不断成长
在产业发展上,三门峡“喜新恋旧”,依托旧有优势,不断布局新的产业风景。
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乃至世界,三门峡积极拓展“黄白黑”全产业链,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领域内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每当夜幕降临,三门峡高铁南站对面的“黄金硅谷城”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未来这里将着力打造集黄金珠宝创意、创业、创想、创游的“四创空间”,打通黄金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设计、贸易、金融的全产业链,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黄金之都”。
华鑫铜箔检测中心
黄金伴生有价金属铜在三门峡焕发生机,铜产业链向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延伸,“中国铜箔谷”在灵宝正孕育而生。
进退之间,铝产业活力迸发。“退”是控制氧化铝、电解铝产量;“进”是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精铝板带箔、食用铝箔、电子铝箔、发动机零部件、轮毂等高端铝精深加工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新动能在注入“新血液”中逐步累积
血气充盈方能动力充沛。三门峡着力疏通两条“血脉”,一条是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部活力;一条是开展“效能革命”,激发内生动力。
这两年,三门峡与央企合作频结硕果,成功引进中建、中金、航天科工、国投、中青旅等32家央企到三门峡投资,已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528.8亿元。国投在三门峡牵头投资51亿元兴建的新型黄金冶炼企业金城冶金在灵宝投产,日均可实现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多金属综合回收加工,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骏通车辆出口俄罗斯发车仪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各类企业深耕本土、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总投资28亿元的宝鑫电子年产4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项目一期工程试车成功;总投资10亿元的骏通公司年产1万辆专用车辆项目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新动能在结构“新变化”中日益凸显
观察经济运行,既要看速度、看总量,更要看结构、看效益。三门峡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7∶57.9∶36.4,好的因素在积累,好的态势在持续。
工业经济中“双高”产业在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同比增长56.4%,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6.9%。
投资的“助推器”作用更加有力。工业投资中,附加值低的采选业投资增速普遍较低或负增长,而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不断攀升。两年来,三门峡市谋划重大项目415个,总投资3953亿元;其中,2018年在建221个,总投资1700亿元,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集聚了磅礴力量。
“转型创新发展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后劲会持续释放。只要敢闯、实干,什么奇迹都会发生!”对三门峡的未来,刘南昌充满信心。
扼守豫西,环抱群山,依偎黄河,三门峡的冬天比河南其他地区来得早,也冷得多。但,因转型创新发展而焕发的生机与活力,让古老的崤函大地“暖意渐浓”,更让这里的人们心生希望,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