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很多人知道它
是因为少林寺
但很少有人知道
嵩山宝剑
也是这儿的一大特色
更是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嵩山脚下
一座其貌不扬的厂房内
不断传出叮铃咣当的声响
一块块钢板
在这里完成蜕变
对曹延朝而言
这是一门手艺
更是一份责任
匠心
曹延朝,嵩山宝剑锻造技艺的第十一代传承人,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一块好钢,要想成为一把嵩山宝剑,必须经过打胚、淬火、粗磨、冷煅、雕刻、压花等 26道 工序的锻造,缺一道也不行!
而淬火则是所有工序中最难也是最精华的部分。
曹延朝说,按照打铁这门手艺来讲,淬火 这道工艺一般都是徒弟出师前才会教给你的。就连他自己,也是在跟着爷爷断断续续学了两三年后,爷爷身体不好,才在病床上将这道工艺传授给他。
好马配好鞍,好剑配好鞘。在曹延朝看来,每把宝剑的剑鞘也十分讲究。
而考量一把剑是否合格,曹延朝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剑身能够弯曲90度,自然恢复后,不变形不折断。
剑身自然垂直后,弯曲不超过30度 。
剑在两指的地方能够基本端平 。
人剑合一
虽然远离了战场上的挥剑厮杀,但在曹延朝看来,宝剑好不好,只有使用它的人才最有发言权,而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传承
如今,嵩山宝剑的锻造技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但曹延朝也面临着许多非遗传承人同样在头疼的问题——传承。
曹延朝始终无法忘记,爷爷在身体坚持不住时,半躺半坐在床上对自己的叮嘱:
延朝,这门手艺到咱家已经接近300年了,不能到你这一代就把他丢了,你要把他传下去。
为了更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 曹延朝 打破原有的传承习俗,只要愿意学,不管你是谁,他都倾囊相授。
然而,随着时代的巨变,曹延朝的厂子效益越来越不好。不忍看祖辈的心血就此没落,曹延朝的儿子辞去原本的工作,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将父亲的手艺与互联网结合,给厂子带去了新的生机。
从爷爷手中接下这门手艺,
到儿子也加入进来,
在曹延朝看来,
虽然干这个很忙,
赚钱也不多,
但 既然自己喜欢,
又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就要坚持下去,
不能半途而废!
来源:都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