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群老年摄友十几年坚持拍摄白河,见证其由污变清
现如今,碧波荡漾的白河吸引了众多白鹭前来觅食。摄友赵文东摄
南阳老干部大学摄影班的摄影发烧友,用镜头见证了白河水由污变清。
白鹭水中捞鱼摄友赵文东摄
□策划: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统筹:孟冉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郭启朝实习生孙倩倩文图
3月18日下午3时,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南阳母亲河白河岸边偶遇6位白发老人,他们个个手举相机,正对准几只觅食的鹭鸟拍照。
他们分别是王正友、茹成国、钟凤英、赵文东、张志涛、刘建平。
聊起白河变化,岁数最大的赵文东老人抢先回答道:“要说这白河水呀,俺夕阳红摄影班最有发言权,十几年了,俺坚持年年月月来白河拍鸟,镜头里拍出了成千上万张好照片,还记录下了咱南阳生态变化,见证了白河水由污变清的全过程。”
现场:白河岸边看“色友”们抓拍水鸟
“你俩在哪儿?说的是下午三点在卧龙大桥北头的橡皮坝集合拍水鸟哩,你们钻到哪儿了?”打电话的人叫张志涛,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他自从参加了南阳老干部大学摄影班并当上了班长后,就对摄影着了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每次拍摄,他都会叫上他的“色友”们。
“今天的拍摄,还是赵文东老师倡议的,可到了下午三点集合时间,王正友、钟凤英两位老师还不见踪影。”“色友”张志涛对记者说。
说话间,身着蓝风衣的王正友和身穿红衣的钟凤英飘然而至,王正友老人还拿着独杆相机支架。
“我们正在拍柳絮呢,白河边的柳树刚发芽真好看。”钟凤英说着与王正友一起加入了队伍。
此时,老班长张志涛向大家发出了拍鸟指令。他告诉记者,今天拍摄的是在白河段卧龙大桥橡皮坝觅食的鹭鸟。
记者看到,碧波荡漾的白河水在卧龙大桥下被橡皮坝拦腰挡住,奔腾的河水从橡皮坝一跃而下,飞瀑似的落在数米的坝底,并溅起层层浪花。而就在橡皮坝一侧的固定坝墩上,一只又一只鹭鸟或飞舞,或捕鱼,或翘首远望。
张志涛说,鹭鸟的眼睛能在很高的空中看到顺“瀑布”流下的鱼儿,而只要被发现,它们就会快速下降,一头扎进水中,将鱼儿逮住,然后飞向坝墩上美餐一顿。
赵文东告诉记者,由于冬去春来,许多候鸟都已飞走,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鹭鸟在此安家。说话间,记者看到一只鸟从水中踩着水飞向远方。赵文东赶紧调整焦距一阵猛拍。
他告诉记者,这是只水鸭子,特活跃,一会儿进水,一会儿飞翔。
拍摄间隙,老人们还要聚在一起互相观看他人的摄影作品,并品头论足,选出最好作品。而最受大家关注的是赵文东老师的作品。
聚焦:“夕阳红”见证白河水由污变清
张志涛说,赵文东老师退休前在水利局工作,对水和水边鸟类有特殊感情。退休十年来,一直坚持拍鸟不止,还出版了《鹭影猎奇》摄影作品集。
他说着,将该作品集递给记者。记者看到,所收录作品全是水边之鸟,有群飞之鸟,双飞之鸟,嬉戏之鸟,觅食之鸟,草丛之鸟,落在牛背上之鸟……真可谓应有尽有,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赵文东老师谦虚地说,拍鸟只是爱好,强身健体,没有其他目的。但由于设备落后,所拍作品质量一般。
“令我欣慰的是,我的作品见证了白河水质越来越好的巨大变化,也记录了南阳生态保护取得的伟大成绩。”
赵文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受重经济轻环境思想影响,白河流域的工厂多了,上游鸭河口水库化肥养鱼、网箱养鱼多了起来。加之城市没有治污设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都倾泻到白河内。
顿时,白河变黑了,变臭了,又加之乱采河砂,整个白河是污水横流,蚊蝇乱飞,布满垃圾。
那个时候,河里的鱼死了,鸟也无影无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都把治理白河当成保护家园的重点工程。白河岸边的一个又一个制药厂、化肥厂被关停了,上马了城市生活用水治污设备,大规模地进行河道清淤,两岸绿化,建设了多橡皮坝,尤其是近几年又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取缔了乱采河砂和网箱养鱼,禁止了投放化肥养鱼,大搞城市内河治理,又修建了白河湿地公园,岸上岸下大规模种树种花种草,建休闲步道,微型游园,如今的白河成了南阳市民休闲好去处,也成了鱼儿天堂,鸟儿天堂。
记者问现在白河岸有多少鸟?赵文东说,太多太多了,鹭鸟、白鹤、布谷、燕子,最让人兴奋的是,去年冬天这儿还引来了白天鹅,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赵文东说当时白天鹅就落在第一级橡皮坝附近水域,在南阳引起了轰动,只可惜当时没有拍到。
赵文东说,是一个网名叫“北国风光”的人第一个在白河拍到白天鹅的。白天鹅集群游弋南阳,再次证明南阳最宜居,白河是鸟儿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