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都说“高考成败看语文,语文成败看作文”,高考马上要来了,很多考生却还不知怎么复习作文。
那么,如何在高考中写出高分作文?商报特别邀请河南省优秀班主任、郑州市优秀教师张建涛,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提出了关于高考作文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张建涛,全国文明学校——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首届国家级宏志班班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文明班级班主任、郑州市十佳班主任、名师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市劳动模范、郑州市优秀教师。
建议
1
立意要“正”:立意要体现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以载道,作文考查一定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
立意是文章的统帅,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立意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所以立意要正,要体现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考作文还要做到立意明确,明明白白我的心,不绕弯子,不躲猫猫。尽量选择开门见山,少用篇末点题。
2
材料要“丰”:材料必须丰富、典型
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立意的鲜明与否关键看材料。有价值的材料需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材料必须丰富;二是材料必须典型。
典型的材料如果充实,就会使文章的立意更加鲜明,形象更加突出,血肉更加丰满。
3
结构要“清”:清晰合理的结构 能有效传递作者思想
其实写文章就像造房子,结构造型要了然于胸。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是思路的归宿,是作者思想、情感、观点、主张的外化,是思维活动的物质体现形式,清晰合理的结构能有效传递作者的思想。
文章的结构虽然多式多样,但也有“道”可循,有“格”可依。
备考中,考生首先要掌握好一些常见的基本结构方式,比如并列式结构、纵贯式结构或者对照式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从按格入式到不拘一格,再到自成风格。
4
语言要“通”:语言应准确、简明、得体、富有文采
语言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载体,在高考作文中,准确、简明、得体、富有文采的语言是夺取高分的制胜法宝。
在备考中,考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揣摩语言意识;要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深厚感情及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能力,积累古今美文;要加强片断仿写训练、修辞的应用训练和句式的转换训练,强化驾驭语言的能力。
5
卷面要“整”:把自己的作文打造成高考作文的“样板间”
要用亮点“点亮”试卷,打造高考作文“样板间”。
高考改卷工作时间紧、强度大、要求高,文章要想引起评卷老师关注,必须得有亮点,要给评卷老师一个给你打高分的理由。
有人曾说,作为考生最好能为评卷老师提供一个太阳;不能提供太阳也要提供一轮明月;不能提供明月,也要提供几颗星星;不能提供星星,至少也要捉来几只萤火虫吧。
所以,张建涛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要注意练练字,要注意卷面的整洁,要把自己的作文打造成高考作文的“样板间”。
方法
1
“美目”传神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窥探作者心灵的窗户。一个切合题意、富有文采的题目定会增色许多。
备考中,引用名言警句、借用成语典故、化用诗歌、改编歌词、巧用修辞等手段,都可以让题目大放异彩。
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最后阶段,复习时间紧,考生要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角度开发利用素材。教材即素材,试卷即素材,化一为万,万中取一。
对试卷中有价值的阅读素材也可以搜集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3
思维有深度 素材有广度
作文要体现人文、情感、理性、思辨。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时评类作文制约了素材的选用和文采的表达,大多学生只是泛泛而谈,这种情况下有思想的文章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4
关注时事 留心热点
时评类作文的出现既是为了防止宿构、套作、泛化,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像“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美贸易战、雾霾问题、“一带一路”、诗词大会等热点话题都要关注。
5
关注新型命题形式
今年多地的模拟试题出现了新材料作文与时评类作文结合的命题形式,要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
新材料作文的特征是多角度,时评类作文的特征是就事论事。
遇到这种类型的命题要先按解析新材料作文的思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然后用时评的思路针对具体问题阐述看法,把道理说清楚,给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