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就在几天前,某青年明星因在餐厅吸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控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要告别“烟雾缭绕”的生活,依然任重道远。
无烟行动
不妨来戒烟门诊看看
□本报记者王平
5月28日上午,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在郑州举行了以“烟草和肺部健康”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很多人依然任性地过着“吞云吐雾”的生活?如果靠毅力强行戒烟,能成功吗?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嗜烟者实际上是慢性病人。“吸烟上瘾是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交互影响,而不能单纯认为是一种习惯或喜好。”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齐咏解释。
数据表明,约70%的戒烟成功者是在医生劝告下戒烟,而依靠毅力“干戒”的戒烟成功率不足3%。去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五家医院成为我省选定的首批开设规范化戒烟门诊的医院。
“每一位来戒烟门诊就诊的患者,医生都会通过口头询问、现场测试等环节,为患者建立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再根据尼古丁依赖的轻重程度,选择贴剂、吸入剂或戒烟药物的治疗,并为患者建立戒烟门诊随访手册、开出控烟健康教育处方等,从心理、生理等多角度来帮助吸烟者完成戒烟过程。”齐咏说,与吸烟的长期性、潜伏性危害相比,戒烟的好处是立时可见的。例如,停止吸烟20分钟内,心率就会下降,血压也会轻微降低;24小时后,一氧化碳将从肺部排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2天后,尼古丁所致的不良反应就会消失;2个月后,手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增加。
“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齐咏建议,吸烟者特别是对烟草已成瘾的吸烟者,应寻求当地戒烟门诊进行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化戒烟。目前药物戒烟治疗一般是3个月一个疗程,医药费在2000—3000元。
控烟达人
22年40万公里“控烟路”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祝传鹏张黎光
1997年,来自潢川的公益人士叶榄从家乡开启了他的控烟事业。22年来,叶榄走过的控烟路有4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走了10圈。
“我到世界各地3300所学校以及列车、广场等场所宣传控烟,听讲人数达160万人次。”叶榄说,走过这么多地方,他感觉新加坡、泰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控烟工作进展较好,烟盒上面都是一些非常恐怖的、具有警示意味的图案;另外,国外公共场所控烟执法力度较大,泰国的一些海滩是不允许抽烟的,如果有人在海滩抽烟或者乱扔烟头,会被罚款2万元人民币,并且要被判刑一年。马来西亚也出台了法规,在公共场所抽烟被举报会受到拘留的处罚。
叶榄说,自2013年起他设立中国首个民间公益控烟奖——林则徐禁烟奖,如今已成功评选了6届,该奖用烟头制成的特殊奖品,被称为“最脏奖品”,但已成为控烟领域品牌奖项。
叶榄认为,全国各地的农村控烟缺乏有力措施,投入不够,宣传力度不够,“不过,北京、深圳、上海等是例外,它们都立法了,这是一个进步,为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专家观点
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只有立法一条路。
北京是我国有控烟立法的20个城市之一,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某明星吸烟事件发生在北京,所以会引发广泛关注,让大家认识到禁烟的重要性。如果是发生在一个没有立法的城市,可能就会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河南省没有地方性的公共场所禁烟法规,郑州市1998年起施行《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在公共场所的界定和禁烟的要求上已经跟不上《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内容了。目前国内已有20个城市对禁烟立法,希望郑州市甚至河南省能够尽快修订公共场所禁烟法规,以保护更多不吸烟者免受烟草的危害。
——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治所王卫峰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对控烟进行立法,已经立法的城市对控烟的执法力度也不尽相同。建议推进立法进程,能够出台全国性的控烟法规。
同时,国内禁烟的执法体系也不完善,有的城市是归卫生部门负责,有的城市是多部门负责,建议由卫生部门兜底,各部门都有执法权。
此外,要加大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加大对控烟的宣传力度,而不是仅在每年的无烟日,或者有热点新闻事件出现了,才会想起禁烟。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祝传鹏张黎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