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崔文刘远怀
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郑州,在垃圾分类方面已经做了两年的工作,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
河南商报记者分别梳理了居民小区、学校的成果和做法,也许多年后再往回看,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对于垃圾分类这项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郑州的路还很漫长。
下一步郑州如何突破?郑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变习惯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
样本
这个小区约80%的居民已养成习惯
桐柏路191号院,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有居民405户、2000多人,80%为原住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公开资料显示,该小区约80%的居民已经养成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6月17日上午9点多,小区居民张阿姨和老伴准备出去遛弯,将家里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带出来投放。“垃圾分类虽然费时费力,但是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兑积分,挺好的。”自5月1日该小区正式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以来,运营企业通过设置智能垃圾箱、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采用智能与人工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针对老旧小区居民年龄较大、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的情况,运营企业还采用“居民连续正确投放3天厨余垃圾可以兑换1个鸡蛋,连续正确投放6天厨余垃圾可以兑换3个鸡蛋”的做法,激励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在郑州保利百合小区,运营企业设置了4处智能厨余垃圾箱。“居民办卡后投放厨余垃圾,可以进行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该小区一督导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小区广场上,不时有居民拿着积分卡询问督导员是否可以领取生活用品。河南商报记者看到,督导员手中有厚厚一沓资料,资料上准确记录了小区居民的户号、姓名及积分情况。
居民吴阿姨抱着积攒的可回收物,到智能垃圾分类箱处进行投放。“投进去自动称重量积分,方便,还能兑礼品,实惠。”投放完毕的吴阿姨笑着说。
郑州十九中:希望通过学生影响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
郑州十九中垃圾分类工作于去年4月份启动。在校园和班级内,不仅有四分类垃圾箱,还有专门的可回收垃圾袋。“每周运营企业都会定期来回收,并对各班级进行积分奖励。”该校一焦姓主任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焦主任表示,该学校还通过学生会等组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对分类情况进行监督。
而该校运营企业提供的回收活动数据显示,2018年9月6日,根据回收物重量计算的积分合计为12888分,而到了2019年3月15日,可回收物积分增加到18715分。
运营负责人表示,通过采取积分奖励等措施,学生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希望他们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动态
郑州市领导调研分拣中心建设,现场办公推动工作
6月17日上午,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黄卿带队调研了各区分拣中心建设情况。据了解,郑州市领导近年来已通过多种形式关注分拣中心建设。
河南商报记者从参会人员处了解到,黄卿对建设进度较快的中原区进行了肯定,当得知金水区等进展较慢时,他现场办公,电话通知相关负责人加快建设,并强调了民生工程的重要性。
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郑州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级分拣中心建设是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分拣中心内布局有大件垃圾拆解点、废旧织物贮存点、有害垃圾贮存点、玻璃废弃物贮存点、厨余垃圾预处理减量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减量分类宣教平台、物联网监管系统等十个工作模块,可对除其他垃圾外的三种垃圾集中收运、处理。
该负责人说,特别是分拣中心内布局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可达到每吨厨余垃圾压榨脱水70%的减量,大大减少生活垃圾处理量;有害垃圾的收集暂存可有效避免对土壤、环境和水体的污染;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和废旧织物的收集处理可提高郑州市的资源回收利用率,为“无废城市”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宣教平台的建设,使广大市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知晓和参与垃圾分类,为垃圾分类的普及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总之,分拣中心的布局建设可以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呼吁
城管局副局长:垃圾分类看着简单做着难下一步着重改变习惯
“通过开展物业联席会议制度、考评制度、宣传教育,实施政府奖补,建设末端处理设施,郑州这两年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很大的进步。”郑州市分类办负责人王福深说。
王福深说,很多市民已熟知垃圾分类概念,此外郑州也逐步建设了多种末端垃圾分拣处理设施,“这才能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完整闭环,防止前分后混,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目前郑州在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中,排在中等偏上的水平。”王福深说,这其中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还是思想认识上,“个别政府单位没有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有些居民也没有认识到如今已经不分类不行的这个迫切状态。”
郑州垃圾分类工作下一步该如何开展?郑州市城管局分管垃圾处理的副局长宋长德说,“最重要的还是改变习惯。”
他说,纵观国内先进城市和国外先进国家垃圾分类的历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习惯最难,一个人的习惯只要形成了,说要改,感觉事不大,其实很难。”
为此,宋长德表示,下一步还是要在加大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要让垃圾分类理念在市民脑海里重视起来。他也说,包括河南商报在内的一些媒体都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各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
“宣传、教育有作用,但督促、处罚也不能偏废,真要有不自觉的人和单位,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罚。”宋长德说,只有将这两条结合起来,见效才会更好。
此外,他介绍,由于郑州正处于由垃圾填埋向垃圾全面焚烧发电的过渡期,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督促指导,尽快做好垃圾分类的末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