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悦生文图片由郑州市动物园提供
进入仲夏,带着孩子到郑州市动物园里消暑纳凉,看动物嬉戏,成了很多市民过周末的优选去处。
甫一入园,双眼所及,满目绿色,鸟鸣在耳,荫凉披身。即便是中午时分,在园中穿梭的游客仍络绎不绝。走在园中,头顶绿荫,几乎用不到遮阳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郑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之年,郑州市动物园的绿地覆盖率已达90%,人文景观与园林生态景观相互映衬,整个园区变得既有颜值又有文化。
景观丨全年有绿,四季有花
步入动物园,青翠的绿色扑面而来。徜徉在绿色中,眺望前方,竹径通幽,花草掩映,让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近几年,很多市民在网上说逛完动物园发现变化真大。郑州市动物园园容中心负责人陈玉哲说,游客入园后,最先看到的就是园区内的园林绿化。作为专类园,动物园的园林绿化既要为动物创造原生态的栖息环境,为它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家,又要为游客营造一个美丽的游园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今的郑州市动物园已经实现“全年有绿,四季有花”,可谓是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陈玉哲介绍,园区内春天有桃花、海棠、樱花,夏季有花石榴、百日红,秋季有桂花、黄山栾,冬季有蜡梅花、三色堇,绿色更是长年不断。
地处郑州中心的动物园,近几年还不断引进珍稀苗木花草,科学规划绿化种植面积,为郑州市整体的绿化提质增添了浓重一笔。园区内的每个景点设计精益求精,很多景点凸显精巧雅致的特点,且层次分明,植物高低错落有致,一方面营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范,另一方面结合现代造景手法突出了现代景观气息。
尤其是夏季来临,为了打造特色景观,动物园突破传统的造景观念,把静态园林景观和动态的雾喷相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桂花山叠水雾喷景观。雾喷开启时,水雾飘浮于空中,营造出云翻雾涌、轻纱拂面、如梦如幻的景观效果,同时可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创造出雨过天晴般的清新空气,让游客流连忘返。
内涵丨动物文化与园林文化有机融合
如果把郑州市动物园比作一个人,她既有好看的皮囊,又有有趣的灵魂。有趣的灵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园区内的动物宝贝,灵气十足;二是园区的文化特色,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郑州市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园30多年来,该园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变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为了丰富园区各景点的文化内涵,动物园把景石和景观相结合,以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奇石为主体,打造了不少景石小品工程。共摆放不同规格的景石50余块,精心打造了景石小品16处,比如精品景石组合“龙凤呈祥”,诠释了动物文化与园林文化相结合的建设理念,彰显了动物园独特的文化特色。
此外,每块景石都有独特的造型,比如长颈鹿馆西侧的《鲤鱼跃龙门》、小湖边的《神龟入海》、桃花街的《九兽石》、貘馆前的《望夫女》、鸟苑前的《牛魔王》、河马馆前的《怪兽》、索道南站的《疯狂的大象》、鸟语林南侧的《飞天》等。造型各异的景石,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园区的文艺范儿,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放在园区北部主干道和狮虎散养区参观通道入口处的《九兽石》,造型独特,高9米、重50吨,体量巨大,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动物形状,尤以“狮子”“大象”“鳄鱼”“猩猩”最为突出,充分体现了动物园将“动物文化与园林文化有机融合”的建设理念。每到春季,桃花节的举办更是成了动物园特有的园林文化品牌。
特色丨馆舍景点改造彰显精品与生态
“近几年,园区内的很多馆舍景点都进行了改造提升。”郑州市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围绕精品文化园区的建设目标,以打造精品生态型动物园为发展方向,打造了马来貘馆、生态鸟语林等一个个生态型动物馆舍。尤其是在动物馆舍的绿化和丰容上,通过从内到外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动物生活的自然生态景观,让园林景观为动物服务,丰富动物的文化内涵。
比如改造后的大象房景点和河马馆景点,充分把动物文化与园林文化有机融合,最大限度还原了动物的原生态环境,实现了一馆一景的景观美。改建后的猴山活动场所更加宽敞舒适,新增了游乐设施,新建了与环境完美融合的环水溪流和木桥,游人可身临其境般观赏群猴嬉闹。
此外,为了形成更加震撼的海棠景观,海棠苑景点引进了大规格北美海棠25株,并改造地被植物,种植矮生麦冬1000平方米,配植模纹色带100平方米,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近几年,郑州市动物园打造了10余个精品园林景点,面积15000余平方米,显著提升了园林绿化的品位与档次。
改造提升后,郑州市动物园的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游客满意率稳步提升。这些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的变化,既助力了郑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也是郑州市动物园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最好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