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主题展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归欣
盛夏的中原大地生机盎然。6月27日,郑州黄河迎宾馆里群贤毕至、高朋云集,来自35个国家的200多名外国友人,参观了在这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主题展。
展区里,130多幅图片组成的“照片墙”环绕一周,诉说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迈向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
外宾参观主题展。王铮 邓放摄
卢氏金融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嵩县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住上“河景房”,辉县郭亮村交通扶贫化天堑为通途……“脱贫攻坚”板块率先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欧洲民主学生会主席法尔考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让全世界惊叹。到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这在全球减贫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现在欧洲社会也非常关心减贫事业,中国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减贫路径,相信此次河南之行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他说。
祖父是广东人的哥伦比亚众议员伊丽莎白·贾潘,对我省实施产业振兴尤为赞赏。“河南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参与度很高,没有离开农村,生活也获得了巨大的改善。”她说,这对哥伦比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顶部椭圆,底部长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圆地方;一颗大红星旁边彩带环绕,意思是河南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奋力拼搏,向着美好生活努力。”由“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现代农业科技”4个部分组成的农业成果展区前,工作人员的精彩讲解,引来不少外国友人驻足。
当了解到河南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贡献了十分之一的粮食时,外宾们纷纷伸出大拇指赞叹。瓦努阿图国家妇女委员会执行主任考威克女士表示,瓦努阿图虽然是个小国,但农业和粮食生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希望能从河南学习、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科技演示区内,几位嘉宾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还饶有兴致地操作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系统。
河南豫剧、少林功夫、木版年画、汴京灯笼……展区北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不时传来外国友人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全省最年轻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来自洛阳的剪纸技艺传承人畅杨杨,俨然成了全场最忙碌的人。当天,他为近20位外宾制作了剪纸作品。
“这个作品是为这次活动专门设计的,包含了天安门、党旗等主题元素,以及牡丹花、年画娃娃等传统元素。”畅杨杨展开一幅1.5米宽的剪纸作品介绍。在去年外交部举办的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中,他的剪纸就大受欢迎。“非常好,太棒了!”斯里兰卡国会议员马迪塔拿到签着自己名字的剪纸后满脸笑容。他告诉记者,自己对中国文化向往已久,这次来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可以说完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欢声、笑语、赞叹,充盈着整个主题展览区。黎巴嫩代表团成员瓦利特冲着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认真地说:“在河南,我们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河南、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外国嘉宾关注乡村振兴图片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长岭
6月27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郑州举行,35个国家的265名外宾参加会议,宣介会上的乡村振兴图片展受到外国嘉宾的热情关注。
据介绍,为了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宣介会推出了乡村振兴图片展,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河南省委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动人故事。
来自土耳其的外宾在体验少林功夫。王铮 邓放摄
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乡村振兴”醒目地悬挂在展厅入口处。图片展分为前言和6个篇章。前言为“殷殷嘱托,擘画乡村振兴战略”,介绍中国共产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殷殷嘱托。展览主体部分分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生态振兴是内在要求”“组织振兴是根本保证”等6个篇章。
此次图片展共展出新闻图片130多幅,每一幅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配有英文译文。
图片展受到外国嘉宾的热情关注,不少代表团成员在精彩的图片前驻足观看,认真聆听讲解,详细询问图片背后的故事。
在“组织振兴是根本保证”展板前,中非团结一心运动全国执行书记、前政府总理萨兰吉·桑普利斯·马蒂尔说:“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这些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政党借鉴、学习。”
蒸蒸日上“河南馍”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这座‘小山’是用面包堆成的吗?太不可思议了!”6月27日,在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主题展上,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干部考察团成员尼兰德兴致勃勃地问。
吸引尼兰德的“面包山”,是位于展厅中心位置的“国人厨房”区域堆放的枣花馍。这些枣花馍共有十层,每一层都形状各异。
“枣花馍是河南的一种传统民俗小吃,主要材料是小麦粉,辅料为枣,寓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十层也象征着十全十美,堆成粮仓一样的形状意味着丰收。”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河南是小麦主产区。在中国,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产!河南小麦丰收,全国就能吃上白面馍。”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尼兰德恍然大悟,伸出大拇指连连点赞。
该展区还陈列着河南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汤圆、饺子、牛奶、火腿肠、食用油……这些包装精美的食品陈列整齐、琳琅满目。“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的一大支柱产业,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如今的河南,已由‘国人粮仓’变成‘国人厨房’,并正在丰富着‘世人餐桌’。”工作人员向前来参观的外宾介绍。
轻描细绘牡丹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红涛
“太漂亮了!我能学着画吗?”6月27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来自大洋洲岛国汤加的内政部妇女司司长阿卡尼斯·费加塔普·鲍加,驻足洛阳牡丹画展台,被牡丹画吸引。
富丽堂皇的牡丹花,人称“花中之王”。洛阳市作为牡丹之城,有着“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来自洛阳的画家谢丽萍挥毫泼墨、现场作画,一幅幅栩栩如生、雍容华贵的牡丹画,让来自瓦努阿图、萨摩亚等国家的嘉宾赞叹不已,他们争相学画牡丹画。
“牡丹画是以牡丹为题材的传统中国画流派。”谢丽萍介绍,自己从事牡丹绘画40余年,此次专门为宣介会特别创作了多幅牡丹画作品。随后,谢丽萍向这些国外政要嘉宾赠送了牡丹画,“欢迎来河南,有机会请一定到洛阳看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