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清华大学招生办获悉,该校在河南省高招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目前,清华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已开始寄送,随着手工定制3D二校门式样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邱勇校长致新生的信和为新生准备的特殊礼物——书籍《万古江河》。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须知、校长赠书等将于近日通过EMS免费发放到考生手中,被清华大学录取的2019级新生将于8月14日到校报到。
据了解,清华大学今年在豫统招批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85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55分,均居国内高校首位,这也是清华连续第11年在豫文理分数线双双蝉联榜首。提前批次中,清华大学录取定向生8人,分数线为678分;国家贫困专项批次录取理科生29人,分数线为673分,录取文科生3人,分数线为637分。统招批次中,理科前10名中8人报考清华,前20名中16人报考清华,前65名中48人报考清华,一批计划59人,实际录取的62人全部位于全省前82名;文科一批计划2人,实际录取3人,全部位于全省前15名,清华继续成为河南省顶尖考生的首选高校。
2019年,河南高考人数大幅增长,清华大学在保持全国招生计划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在高考录取中继续在豫积极扩招,截至7月18日,不含飞行员班,清华大学在豫已录取193人,今年录取总人数有望继续突破200人。
助力改革多元择优 顶尖考生首选清华
2019年,清华大学在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一轮高招制度改革,围绕“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促进公平”的人才选拔理念,不断完善招生选材体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自主招生、领军人才选拔和自强计划,结合暑期学校、学科营、冬令营等多样化活动,创新选拔形式、改革面试环节,进一步增加人才选拔的效度和信度,让一批怀揣家国情怀、认同清华理念、具备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全面的考生脱颖而出,他们在高考、学科竞赛等舞台上挥洒青春展现自我,在面临未来深造选择时,又坚定初心不约而同共赴清华。
焦作宇华实验学校鲁方裕
郑州外国语学校李可伊
毕业于焦作宇华实验学校的鲁方裕和毕业于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李可伊,在今年高考中双双取得了702分的佳绩,也都把清华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分别进入新雅书院和自动化系就读。
她们两个都参加了2018年的清华暑期学校,又分别被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认定,在与清华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对清华有了客观深入的了解,清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瞻远瞩的育人理念在她们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鲁方裕在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中获得优秀初评和30分认定,她表示,“水木清华,既清且扬,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李可伊同学领军初评良好,在年初申请材料里面,她写到,“我始终以卓越鞭策自己,在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时,勇敢地选取清华大学来继续追求我的理想与梦想”。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她们,与清华的选拔目标高度契合,在高考中,她们也用优异成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毕业于信阳高中的文科生胡天悦,高考成绩为661分,她也参加了2018年清华大学暑期学校,在今年1月举行的清华大学全国人文社科冬令营中,她再次走进清华校园,近距离感知水木清华的学术氛围,与来自各院系的名师大家面对面交流,对清华的各个文科专业和方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她在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中获得优秀初评和40分认定。
高考成绩公布后,如愿进入清华园深造的她选择了新雅书院,她希望,“通过清华大学的学习,让自己拥有综合全面的知识、严谨而灵活的思维、国际化的开放视野和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
信阳高中胡天悦
在自主选拔工作中,清华大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志趣,打通院系直接参与人才选拔环节。
毕业于信阳二高的袁岚枫,早在2018年夏天就借助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科营对能源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之后,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创新挑战赛,“在短短一周的学习时光里,体验到了大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走进了实验室进行了有趣的实验,与工物系老师亲切交流,与其他省市的同学共同学习,参观了工程与物理结合的成果结晶”,更进一步了解了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学科发展。
今年高考后,取得了697分优异成绩的他,在报考时初心不改,选择了自己一年前的梦想——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进入梦寐以求的专业就读。他的两位同班同学王云龙、邱威也都考出了692和685的高分,拥有着共同清华梦的三个好朋友,一路走来互相扶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他们将在更加广阔的清华园继续这份同窗之谊。
信阳二高王云龙(左)、袁岚枫(中)、邱威(右)
漯河高中连续多年荣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的称号,在今年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中共有5人获得认定,高考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名认定学生全部上线,共有9名同学位于全省前82名,并且全部报考清华大学。
今年,漯河高中共有11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些同学选择清华,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特点和志趣,另一方面,连续多年考上清华的漯河学生在清华表现优异,更是证明了只要努力,清华大学会给河南学子充分展示自己优秀的舞台。招收河南最优秀的学子,将其培养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人才,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河南招生组的共同心愿。
部分漯河高中考上清华同学合影
生物学竞赛国家代表队成员孟昱,作为河南省2019年仅有的入选国家队的翘楚,美丽的清华校园、厚重的清华文化、顶尖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都令他深深向往。此刻,他正在为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紧张备战,期待他再传捷报、为国争光!从2013年的蒋嘉麒(国际物理奥赛金牌)、2016年的王远卓(国际生物奥赛金牌)、2018年的杨雨翔(国际生物奥赛金牌)和王晨瑜(国际化学奥赛金牌),这些优秀的学子,从郑外走向清华,从河南走向世界。
生物学竞赛国家代表队成员孟昱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从2018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15人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在2019年又录取了两名河南学子,分别是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的蔡沛豪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薛皓天,实力非凡的河南小“英才”,将在清华继续展开数学的奇妙旅程。今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实行的高考后综合选拔招生刚刚结束,全国预计录取25人,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陈泰杰接到通知,顺利入选姚班,即将开启他的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的培养之旅。
蔡沛豪
薛皓天
陈泰杰
夏邑高中的刘亚婧,女子田径一级运动员。在层层选拔后,通过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计划,保送进入清华。河南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体育人才,而利用高校平台为国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清华更是不乏成功的先例。2017年,三门峡姑娘史梦瑶被清华大学按照高水平运动员录取,2018年她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征第十一届亚洲气枪锦标赛,获得青年组个人冠军、团体冠军。
刘亚婧在训练中
多项措施并举促公平 助力寒门子弟上清华
河南是人口大省,2019年高考人数超百万,生源数量多、升学压力大。多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保持全国各省计划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积极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省份倾斜,自2013年起河南省就稳定成为清华京外第一生源大省。
2019年,清华大学向河南省的连片特困地区及国家级贫困县定向投放了31个国家专项招生计划,以重点支持这些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更多农家子弟进入清华深造。经过扩招后,来自郸城、太康、沈丘、淮阳、光山、潢川、商城、鲁山、睢县、上蔡、淅川、内乡等1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32名考生有幸借助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也让更多身处农村中学的优秀学生看到了希望,坚定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
2019年,清华大学在河南高考录取的学生来自72所不同的中学,其中县级及以下中学培养的学生超过四成。这些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中学,为众多农家子弟点亮了希望之灯,也成为清华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多年来,无数寒门学子从河南冲向北京,从农村走进清华,这是河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质中学众多的见证,也是河南考生心怀成才梦、身向清华行的注解。在河南,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踏实努力、自强不息,清华就在学生身边。
毕业于内黄一中的白皓宇,家庭贫困,品学兼优,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30分认定。因为感受到亲人经受病痛的折磨,他立志成为医生,救死扶伤。在今年高考中,他考出689的高分,选择到清华学习临床医学。毕业于夏邑高中的代士博,出身寒门,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事情,是小时候有一年玉米收获后,各家的玉米粒还在外面晒着,可偏偏下起了大雨,父母抢收粮食的艰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具有清华自强计划30分认定的他,高考取得了686分的好成绩,他选择报考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自动化类,他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研发出先进的农业自动化的机械,为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皓宇
代士博
据统计,从2015年起,不算高校专项(自强计划),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到清华的河南考生达到202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关怀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有些已经毕业进入社会,有些还在学校就读。在选择专业时,他们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他们会成为对社会、对农村的有用人才。今年辉县一高的王英琦高考取得了693分的优秀成绩,被新雅书院录取。与此同时,2010年从河南考入清华的宋云天同学,今年即将博士毕业,通过河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计划到辉县工作。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读书不仅仅是改变了个人的命运,我们期待着这些优秀的河南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回报社会、改变社会,让更多的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专业选择更趋理性 志愿满足率接近100%
在专业选择方面,河南考生更加理性和多样化,许多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从自身的兴趣特长出发选择专业志愿,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过清华大学招生老师和志愿者同学热情、细致、高度诚信的专业咨询工作,2019年,清华大学在河南省文理统招批次第一志愿满足率达到100%,向考生兑现了“知线、知位、知专业”的承诺,线下自主前五志愿满足率达到95%。
2019年河南理科投档分前10名中,清华录取8人,分别选择了新雅书院、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临床医学以及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等专业。高分考生的专业分布更加均衡,是对清华学科实力的高度认同,也是清华“寓教于招、因材施招”理念的最好佐证。此外,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和工业工程类、能源电气类等契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专业继续受到河南考生的青睐,经济与金融(国际班)、能源互联网国际班、能源与动力工程(烽火班)、数理基科班等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在考生和家长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也吸纳了一批有志于科学探索、敢于登攀科学高峰的青年学子;考生们对清华大学综合优势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清华大学也大幅增加了这些专业在河南省的录取名额。
清华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种家国情怀也吸引了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国际形势变幻中深受触动的学子们,纷纷选择投身电子、信息、材料等学科,期待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今年在河南招生的热门专业中,电子信息类成为不少顶尖考生的共同选择。在685分以上录取的62人中,共有16人填报电子信息类,清华大学也积极扩招,回报河南考生的拳拳爱国之心。
清华大学河南招生工作按照“面向未来、尊重个性、引导志趣”的理念,高度重视对考生专业志愿的尊重、引导和满足,与一大批优秀学生从高一起就建立了紧密联系,帮助他们发现个人志趣、树立学术目标,同时,通过招生宣讲、招生教师咨询、二十余场ITsinghua学堂报告和清华大学学科营、自主选拔等环节,众多优秀的河南学子进一步增强了对清华的认同感,也更加坚定了进入清华学习的信念。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优秀学生同时拿到多家高校的自主认定,但在填报志愿时,他们从专业实力、校园文化、培养理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