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郑州市铭功路与沿河路交叉口西南角,一个崭新的微型戏台引起了过往行人的关注,不少戏曲爱好者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让戏迷们在炎热的夏天过足了戏瘾。
这个小戏台是二七区铭功路办事处打造的“豫剧文化一条街”起点,造型雅致,色彩艳丽,让人远远就能看到。昨天上午,记者在这条街上采访时,正逢国家一级演员娄玉凤在戏台上进行义演。隔着马路,数百名戏曲爱好者坐在河边的树荫下草地上,看得有滋有味,不时叫好。
沿着铭功路往南,那些沿街的墙面上布满了与豫剧有关的知识、豫剧名角的图片介绍等等。铭功路是郑州的一条老街道,修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长约1.1公里,位于郑州老居民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河南省豫剧二团的家属院在这条街上,每天清晨,常有演员出来亮嗓。业余时间,也有演员到桥头给戏迷们唱上几段让他们解馋,不少豫剧爱好者借机前来“偷艺”。因此,这条街上的豫剧氛围十分浓厚。就连在这条街上的铭功路小学,也开设了豫剧培训班。今年7月,铭功路办事处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设计和制作,将这条街打造成了“豫剧文化一条街”。除了微型戏台外,还制作了10个版块的文化墙,分别介绍了豫剧的起源发展、豫剧的器乐、豫剧的流派、豫剧唱腔、豫剧名角、豫剧在铭功路辖区的传承、豫剧的世界影响力等等,既为豫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唱戏、看戏、学戏的平台,也为过往群众打开了全方位了解豫剧的一扇窗。
据了解,铭功路只是二七区本着以人为本全力打造“特色路”的一个缩影,是30条特色路中的其中一条。此外,被打造成“河南方言一条街”的西前街,已成了“网红街”。“弄啥嘞”、“这小长哩可真排场”、“夜儿黑的月亮老圆了”、“你往那边谷堆谷堆”、“瓦开跑”、“拔丝儿”……记者在这条街上看到,不足一公里长的道路两侧护栏上,分别写着一些50多条风趣的河南方言,乡音十足,让过往的老乡们越看越过瘾,直呼:“得劲!”在路边的文化墙上,不仅有省内18个地市的方言文字,还在上面标注了读音,以便那些外地人和从小就说普通话的娃娃们,进一步了解河南方言。
西前街也是一条老街道,又叫西陈庄前街。以前是西陈庄村里的一条村中土路,上世纪六十年代路面被硬化后,才真正成了一条街。据所属的东后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路两边都是老居民区,以前这条路是小商小贩扎堆的地方,卖小吃的、经营大排档的,卖瓜果蔬菜和日杂用品的,经常把一条街堵得水泄不通。地面垃圾遍地、油腻肮脏,墙体污损更严重,整条街都散发着刺鼻的油污气。今年年初,二七区实施道路精细化管理,社区在办事处的帮助下,对西前街进行了彻底改造。清理占道经营的商贩,重新还路于民。三个月前,为了扮靓郑州,“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社区在办事处的帮助下,把这条街打造成河南方言一条街。
该区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市管理要有温度、有情怀、有情趣。在提升二七区城市环境质量的同时,该区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群众感受,从街边一块绿地、一条散步小道、转角小店等细微处入手,让市民感到轻松、温暖和惬意。此次打造的30条特色街,亮点纷呈,如“百年德化”一条街、“平说经典”书香文化一条街、“重温回家路”一条街、“诗路词道”诗歌一条街、二十四节气文化一条街、“郑州记忆”一条街、“八大行星”街和“邮票知识”街等等,每一条街彰显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整个二七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除了对街道的“靓”化外,二七区还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据介绍,在“当好东道主 争做出彩河南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下,二七区率先在全市举办了“我需要您,一起温暖这座城市”志愿行活动,目前辖区成立的2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18支区域志愿服务队,正穿行在大街小巷和社区楼院,清理垃圾、小广告,制止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不文明交通行为等。他们每个人,都在为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出力。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