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连文豪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吴军
网购的盛行,模糊了农民和市民的区别,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近日,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了“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报告称,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已有3.3万户农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有1.2万户农民持营业执照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9万个行政村设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有3.2万个行政村是经过合法村庄规划后建设的,占行政村总数的69.0%。全省3.3万个行政村有综合服务站,占行政村总数的73.4%。1.9万个行政村设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占行政村总数的41.7%。
经过规划后建立的村庄,基本设施较为齐全,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到4.3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4.5%,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时的2016年相比,增加了75.1%;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到1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2.2%,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4倍,占比增加了12.9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基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有4.5万个行政村进村道路为柏油路和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9.4%;有4.4万个行政村村内道路为柏油路和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7.2%,与2016年相比,占比分别增加了1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
全省有3.3万户农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引领者。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行政村有8.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19.4万户社员。有9.2万户专业大户,2.9万个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1295.6万亩,占耕地面积总数的12.6%。
以焦作市武陟县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449家,其中,种植558家、苗木103家、养殖324家、农机98家。形成了以大虹桥乡的蔬菜瓜果种植、谢旗营镇的苗木种植和鹌鹑养殖、乔庙镇的水稻莲藕种植等大型农民合作社为区域中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乡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行政村有3.3万户农民开展了网上销售农产品,有1.2万户农民持营业执照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村集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全省农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4万元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村集体收入为134.3亿元,其中经营收入为51.2亿元,占村集体收入总数的38%。村集体资产总额为726.9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24%。
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农民增收变为现实。比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5亿元,村集体资产达到14.3亿元,人均从村集体获得分红2.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0.74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8.2%。
河南农民正在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行政村拥有农业企业2.3万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2万个。在村集体经营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农、工、贸一体发展,形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