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当天,新型农贸市场引来大量消费者体验。
设置设施齐全的“直播角”,商家可“带货”新鲜出炉的鸭脖;各商家智能电子秤实现场内互联,交易动态实施滚动播报,并可以实现食品安全追溯、杜绝缺斤少两现象……
6月6日,由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国有公益性农贸市场“市投集市丰乐农贸市场店”正式营业。相较于传统农贸市场,市投集市除了配套便民服务和智慧化管理系统,其国有公益属性也让菜价更加回归民生。
事实上,一场“菜场革命”正在郑州的各个菜市场中悄然展开。此前被贴上“臭气熏天、满地污水”标签的菜市场,正在逐步被新型农贸市场所取代,菜市场也成为感受城市烟火气的新地标……
“场景+数据”菜市场大变样
6月6日上午,市投集市丰乐农贸市场店正式营业。
市投集市丰乐农贸市场店以“公益性、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为宗旨,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圏”。该市场总面积4000㎡,设置固定摊位65个,可安置200余人实现再就业。
丰乐农贸市场店所在地,此前为传统菜市场。前来买菜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此前的传统菜市场,外部环境和服务品质落后,使周边居民“用脚投票”,渐渐远离老菜场。
如今新开业的市投集市,菜场光亮洁净,菜品摊位分区清晰明确,指示系统简单易懂,店铺内外的招牌焕然一新。
根据销售品类不同,各类店铺被安排在不同片区内——中心地带为蔬菜、水果销售摊位。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由运营方统一安装喷雾系统。四周的隔间店铺则分别是肉类、蛋制品、豆制品、水产海鲜以及熟食的售卖区。
意外的是,菜场的进步并不仅仅止步于硬件设施,互联网技术也被纳入了各种买菜场景中。
市投集市农贸市场内,每家商贩的柜台前都摆着一台智能秤和电子显示屏,通过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消费者能够追溯食品的供应链,并可以杜绝缺斤短两现象。
而在农贸市场的两个入口处,场内交易信息时时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报,哪家生意好、目前菜价多少一目了然。
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智能秤都和菜场管理办公室的后台系统连接,商户的销售收入、销量和售价都同步进入后台系统,菜场管理部门能够据此指导商户备货,避免出现货品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也能指导菜品合理定价”。
集结便利服务业态瞄准青年人采购需求
市投集市丰乐农贸市场店,只是郑州众多菜市场改造的一个缩影。除了在菜场环境、便捷性上下功夫,新型农贸市场也在布局更多的消费场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这里有不少熟食店和半成品食品销售。卤制品、鸭脖、熟食、凉菜……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光顾。
根据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市投集市丰乐农贸市场店的一角,还设置了直播角,并购置了灯光设备,供商家使用。被商家邀来直播的网红告诉记者,带有包装的鸭脖、海带卤味等,也可以通过“带货”销售后,通过跑腿等直接发给同城消费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做好“菜市场+”,让一些此前依靠临街商铺“单兵作战”的刚性需求业态加入进来,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更多消费者的光顾是其中的关键。
修锁、配钥匙;做广告喷绘;理发……在市投集市农贸市场店内,不少刚需便民业态,在这里汇集。“配个钥匙几元钱,如果单独找个门面,每月挣的不够交房租。”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这些业态也不需要大门面,农贸市场几平方米的租金便宜,还可以给他们提供客流量,“反过来说,这些业态也为农贸市场带来人气”。
以市场内的理发店为例,在市场门口不大的地方、低调的装修可以降低租金成本,将优惠传导给消费者。开业当天,就有包括不少年轻人在内的“实惠派”在这里排队等候。
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房广明认为,线下菜市场独有的场景和空间,带来了更多生活和艺术气息,消费者能够摸到实体的蔬菜水果,和热情的商户交流,与附近未曾谋面的邻里攀谈,享受讨价还价带来的快感。
“作为国有公益性农贸市场,以市投集市为代表的新型农贸市场,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生机和活力,体现国有企业为民服务的社会担当。”房广明表示。
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