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远望
“暴雨+早高峰=严重堵车”!
上班族们纷纷在雨中打卡发朋友圈,提前打好迟到“预防针”。有的打个伞、背着娃,跨过淹水的路口送孩子进校园;有的直接弃车而走,挽起裤腿提着鞋,“漂洋过海”去上班,好容易抵达单位,发现自己竟然第一个到……入汛以来的一场场强降雨,让很多城市进入“看海模式”,无需远足,抬腿便是“湿和远方”。
这些年,城市内涝几成顽疾。每年全国上百万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从首都北京到四五线的萍乡小城,从长江流域的武汉、南京到西北的西安、兰州,“雨天内涝”几乎已成了全国城市的通病。
城市内涝何以频仍?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填塘造地现象普遍,一些地方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标准低,地面硬化多,加之极端天气增多,增大了内涝概率。尤其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催化下,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更时有发生。
“城市看海”绝非浪漫风景线。
就在一周前,安徽歙县因强降雨洪涝,2000多名考生被迫推迟高考,190个企业和100多个体工商户库房浸泡水中,官方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个亿。其中一茶企损失3000吨茶叶,金额达9000万元,老板痛哭,全网心疼。
更早的6月,广西桂林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阳朔县城被淹,大面积停水停电,城市交通几乎瘫痪。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治理城市内涝,事关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长久考量,必须学会给城市“留白”,把新的治水理念融入城市开发中,打好“渗、滞、蓄、净、用、排”组合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排水防涝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绵城市也不是。 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城市80%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海绵城市总建设成本大概在1.6—1.8亿元/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支出就近一千亿元,几乎相当于一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程浩大艰巨却利国利民,越如此,越要责任上肩,一张蓝图绘到底。
汛期应急管理容不得“隐秘的角落”。海绵城市建设毕竟是长远工程,短期内效用有限,缓解城市内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北京依托物联网液位传感器编织城市防汛“末梢神经”,精准感知每一次降雨影响;南昌推出“城市内涝气象风险潜势预报”为内涝防御抢提前量;呼和浩特疏通主要街道雨水箱涵和管网……各地近日来一系列硬核操作,也给我们启迪,“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及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各种方式综合运用,未雨绸缪助推城市防汛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是当务之急。
今年是特殊之年,大疫之后又逢大汛,疫情汛情叠加碰头,更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大考。彻底告别“降下来是洪水,降不下来就缺水”的历史,让“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小确幸早日照进现实,在“高度”“广度”不断拓展的今天,城市地下空间所标注的“深度”,更需我们用心开发。
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别再“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