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这把“伞”才能保平安

发布时间:2020-07-30 17:23:17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屈晓妍

近日,一封微博上的道歉信暖了无数人心。

成都突降暴雨,一位环卫工人热心向地铁口避雨的人们提供一把雨伞、两件雨衣,众人却犹疑不敢接,生怕这是“趁人之危”兜售高价雨具。无奈之下环卫工只好把雨伞雨衣塞到附近人手里,匆匆离去。其中一位受助的赵女士事后愧悔不已,发微博向这个环卫工道歉并致谢。

凡人善举值得点赞,误解善心后的歉意更令人心头一暖。道德的种子,从来都深深植根于民间。那用尽洪荒之力做出惊世伟业的英雄固然可敬,闪烁人性光辉的日常善意更具可复制、可推广性。

因此当郑州过马路的老人向让行的公交车司机敬礼,司机立刻起身还礼;当小男孩帮手机没电的乘客投币,乘客便回赠两个苹果;信阳交警冒雨指挥交通,就有路过市民送上雨伞......市井的善意没有传奇,都是柴米油盐的底色、行走坐卧的伦常。无论是善行本身还是对善良人的致敬,都会令人感动共鸣,让人看到“善”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可能现实中我们也会因一些灰蒙蒙的消息,而生出失望来。前有家暴跳楼致瘫还难以离婚,后有杀妻嫌犯淡定自若让人心寒齿冷。《隐秘的角落》里,孩童的笑容不再天真;《三十而已》中,无可指摘的完美妻子也难逃丈夫出轨的剧情。

所幸这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判定,在一幕幕凡人善举的温情中遭遇反驳;诸多暖新闻下网友的踊跃评论,也说明我们多么渴望心里充满爱、眼里全是光。我对环卫工送雨具的新闻印象最深的,是人们需要伞却不敢接的犹豫。其实这最初的戒备可以理解,也正因此,赵女士最后的致歉才显得如此真挚,令人动容——经历了摇摆之后的些许尴尬下,是重建信心的坚定。

问题是,看完所有这些资讯——好的、坏的,良善的、冰冷的——你又会怎么做呢?是有了太强的心理暗示,从而相信善行贬值、道德破产,在犹豫里给了自己背对善良的借口?抑或见了太多冷漠乖戾,从而一边怨念人心蜕变一边过度自我保护,在逡巡不前中要么沉默要么离开?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多一点信任和信心,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这个渴望善意的社会。让我们欣然接受陌生人的雨中送伞,再投桃报李、传递爱心,为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

这两天《平安经》一事引起轩然大波,但那荒谬可笑的复读机式“经文”,好像连作者自己的平安都保不住。再反观赵女士微博致歉送伞人,也许这是“平安”的另外一层意思?让平凡的善举得以妥善安放。如此,我们方可意平,也终能心安。

凡人善举是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当你想问“这个世界会更好吗”,别忘了观照身旁和内心的更多善意;当你苦恼“这个社会怎么了”,也请记住只有向善的种子才能在寒冬生长。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人心犹在,不诉薄凉。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