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环城高速出入口将达到27个;构建郑州第二绕城高速路网;形成“轨道+公交+慢行”出行服务体系……8月26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发布了解到,郑州市“十四五”期间交通规划建设和推进计划情况报告已发布,多项惠及广大市民的交通建设提上日程。

报告提到,“十四五”时期,郑州市交通规划建设的总体发展将立足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定位,围绕“两化五强”建设目标和“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全力打造外畅内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互联互通的路网基础设施体系、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体系、智慧绿色的交通发展体系、更高质量的平安交通体系。

【综合立体交通】

到“十四五”末,环城高速出入口将达到27个

聚焦“枢纽强”,着力完善直通全球、直连区域、绿色高质的运输体系,实现半小时通达郑州大都市圈,1小时通达中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3-5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地区,建设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拓展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推进郑州机场三期工程,有序建设第三、第四跑道、T3航站楼、东交通换乘中心、南货运区一期工程,构建“1枢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6通用(上街、中牟、登封、巩义、新密、新郑机场)”机场布局体系。到2025年航空货邮量达到100万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继续保持客货运吞吐量中部“双第一”、全国前列。

巩固郑州国际铁路枢纽地位。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构建“一城四站”“四主多辅”客运枢纽格局。构建“1+2+N”铁路货运体系,谋划铁路货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25年中欧班列年开行3000列以上。

提升郑州公路枢纽功能。共谋划重大公路交通项目90余项,重点推进焦平高速、安罗高速等项目,着力打造由“安罗-商登-焦平-沿黄”高速围合的郑州第二绕城高速,2021年全面开工建设,2025年实现闭环运行,“十四五”末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总里程突破800公里;重点推进连霍高速公路郑州市迎宾路出入口等项目,到“十四五”末,环城高速出入口将达到27个,平均间距4公里,城市交通与外部交通转换更加通畅;重点推进G207、G234、S541等项目,干线公路新改建200公里以上,总里程达到1560公里,路网密度31.7公里/百平方公里,郑州都市圈交通路网结构更优、通行效率更高。

加快郑州港规划建设。规划郑州港“一港两区”总体格局(中心港区和中牟港区),共规划1000吨级泊位88个,其中中心港区以物流港发展为主,产业港发展为辅;中牟港区为产业港。“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主要港口,到2025年郑州港吞吐量达到1500万吨。

打造国际物流中心。谋划由第二绕城高速和环城货运通道组成的“双环货运通道”,构建“5+10+500”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基础设施三级网络体系。到2025年,培育形成2个以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培育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5家,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130家以上。

【路网建设】

加快构建郑州第二绕城高速

完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服务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协调联动发展,支撑引领市域国土空间“一主一副、三城三组团”新格局和32个核心板块高品质建设,构建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新格局。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规划建设郑开延长线、机场至许昌、郑州至新乡等城际铁路,推进K1、K2、K3等快线项目,建成城郊线二期、轨道交通三期项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00公里,启动四期规划项目。强化轨道交通与公交零换乘,推进陇海路东西延、中州大道南北延、四环快速等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快速公交廊道网络。结合轨道线路开通,大力发展社区接驳巴士,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郑州“1+4”都市圈协同发展。推进K2快线、郑开大道快速化改造、S317、S312等项目,推进轨道交通通勤化、城际公路快速化、城际客运公交化,实现郑开交通同城。推进郑许市域铁路、郑许高速、华夏大道南延(S225)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快G234、S227、S228等项目前期。推进郑济高铁公铁两用桥、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快S225等项目前期。推进焦平高速跨黄河大桥、G234、G207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快S232等项目前期。

加快构建郑州第二绕城高速。加快高速公路“13445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郑州至洛阳高速、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焦平高速焦作至荥阳段、焦平高速新密至襄城段、郑州至辉县高速、郑州至许昌高速、沁阳至伊川高速等8个项目建设,构建由“安罗-商登-焦平-沿黄”围合而成、全长约290公里、围合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的郑州第二绕城高速。2021年全面开工建设,2025年实现闭环运行,形成“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路网格局,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达、市域范围内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实现环城货运通道全线贯通。打造由“国道234、新国道310、国道107东移、北四环”等围合而成、全长约175公里、围合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的环城货运通道,2021年全线贯通,与第二绕城高速组成“双环货运通道”,实现“货车不进城”,货物在城外实现分拨中转后通过新能源配送车辆运送至配送网点,形成高效绿色的郑州城市货运配送格局。

【运输服务】

形成“轨道+公交+慢行”出行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相衔接的高效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形成“轨道+公交+慢行”出行服务体系,“十四五”末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100%。加强不同交通方式协同对接、信息共享,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立综合客运枢纽旅客联程服务体系,加快实现货物运输“一单制”和旅客出行“一票制”。推动农村交通运输、商贸、邮政、供销、农业等服务设施综合使用,实现县域内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支撑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

【智慧交通】

新增营运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

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5G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与融合,推动互联网与出行服务、货运物流体系的深度融合,提高公众智慧出行服务水平。落实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纯电动出租车、物流车更新步伐,新增营运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加快配套充电、加氢设施规划建设,绿色出行分担率明显提升。

【平安交通】

着力形成交通运输安全多方共治格局

科学编制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与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运输安全研究,构建完善跨部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着力形成交通运输安全多方共治格局。制定完善行业各类应急预案,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工程设计标准,着力加强抗灾能力。推进科技兴安,在安全监管领域注入更多科技化手段。

【中欧班列】

计划推进情况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751班

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4.1万吨,同比增长33.6%;完成旅客吞吐量1138.6万人次,同比增长42.1%。中欧班列开行751班,同比增长71%,货值30.55亿美元,同比增长69%。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沿黄最美公路S312于2021年4月30日全线通车,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具备通车条件”的预期目标,助力打造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展开,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分别完成客运量2.9亿人次、2.71亿人次和3.74亿人次,同比增长31.17%、126.6%、58.6%。新开和优化公交线路41条。一般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普遍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37个事项为即办件,梳理“一件事”8项,一“事件”8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绿色智慧交通加快推进。加快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已更新9321台上路运营;市区网约车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10516台。大力开展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三级监管体系郑州试点建设,自平台应用以来,共接收省综合平台交办工单1.4万余条,办结率91.9%;接收布控指令730余次,成功拦截车辆201台次。

【第二绕城高速】

力争年底前第二绕城高速未开工路段全部开工

加快建设国际交通枢纽门户。继续抓好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推进S312新建工程水毁路段及附属设施建设,大河文化绿道争取早日开工。打造“两环多放射”高速路网,加快构建第二绕城高速,力争年底前实现第二绕城高速尚未开工路段全部开工建设。推进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推进京港澳高速与北三环、连霍高速与前程路等2个高速出入口和G207、S541等国省干线公路前期,力争早日开工建设。S312惠济服务区及黄河驿站10月1日前建成投用。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构建“5+10+500”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基础设施三级网络体系,加快“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

持续做好运输服务保障。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建设,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和城郊线二期,形成地上地下交通“零换乘”体系。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尽快启动市县一级客运网络公交化改造。着力打造绿色交通,2021年年底前市区巡游出租车基本更新为纯电动车,新能源物流车更新达到国家验收目标数量。全面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淘汰任务。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