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李帅文图
自郑州特大暴雨过后,郑州市共排查道路塌陷2840处,其中,车行道塌陷365处(含严重塌陷29处),人行道塌陷2475处。
虽然,这些道路塌陷基本上都已完成抢修,可在最近的两轮强降雨中,郑州市区道路塌陷仍旧频频发生。对此,有不少市民和网友表示担心,并想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道路塌陷的发生。
道路塌陷原因有哪些?道路发生塌陷又该如何解决?
郑州市区道路塌陷正在积极抢修
8月31日上午,记者再次赶到了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二路交叉口道路塌陷现场。此时,现场周围的围挡比起之前扩大了有三四倍,几乎占据了整个路口的中间通道。围挡内停放有一台挖掘机,塌陷的大坑也被挖开,里边露出不少管道,旁边地面上还堆放有很多淤泥、碎石。
现场抢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坑内雨污管道出现泄漏,他们刚把坑内的积水排完。下一步,会对塌陷区域进行回填,尽快完成道路抢修。
此外,记者还探访了郑州市南阳路岗杜北街附近、西三环建设路附近等道路塌陷现场,这些道路塌陷有的已完成修复,有的正在抢修。
有技术、有标准,落实情况不理想
采访中,郑州市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预防道路塌陷有多种检测方法和技术,如:探地雷达检测、高密度电阻率检测、瞬态面波检测等。其中,以探地雷达检测更为高效全面,其不仅能检测地表以下5米深范围内的脱空、空洞、疏松体、富水体,还可以对出现塌陷的道路做出具体分析,发现潜在隐患,为道路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7月20日发布,2020年9月1日实施的《城镇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技术标准》,城镇快速路、主干道、埋设排水、自来水、热力等重点管线区域,埋藏年代久远的地下基础设施区域及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道路,应进行定期探测,探测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该专业人士称,根据上述标准,省内对于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道路塌陷),是有严格且明确的探测要求。可据他了解,郑州市、区两级市政部门,也就郑州市市政部门和中牟县市政部门在前几年曾多次对管辖道路进行过探地雷达检测,各区市政部门在这方面落实不理想,仍有不少欠缺。
郑州市市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年,他们确实组织过多次道路地下病害体(道路塌陷)检测,道路检测也主要以探地雷达检测为主。可随着道路管养权限移交后,目前他们所管养的全部道路都已下放给各区,道路地下病害体检测也由各区负责。
人防老化、施工、管线漏水为塌陷主要因素
那么,引发郑州道路塌陷的原因有哪些?道路发生塌陷又该如何解决?
郑州市市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郑州市的道路塌陷中,有人防工程老化、坍塌形成过水通道引发的道路塌陷;深基坑施工回填不实雨水渗透、浸泡引发的道路塌陷;老旧管网及附属设施疲劳运行,管线破损、渗漏引发的道路塌陷。这也是引发郑州道路塌陷的主要因素。
再加上郑州地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当其浸水后,土质中的水溶盐被溶解,土粒联结力显著减弱,从而引起土体结构破坏并产生湿陷。
对于道路发生塌陷该如何解决,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他们管辖的道路都已下放到各区,但他们之前为此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并将预案分为黄、橙、红、深红四个等级。
以黄色预案为例,黄色预案抢险工作流程要求:建立现场警戒线,事故现场使用标准化全围挡,联系交警部门,分流车辆和人流;施工人员、机械、物资及时进场,开展抢修工程;如遇到其他管线和其他单位设施,及时联系其产权单位,保证尽可能同步施工,缩短抢修工期;抢修完毕恢复设施功能后,工完料清,人员机械撤离现场,汇报工程情况,报告抢险完毕。
另外,上述相关部门专业人士还告诉记者,目前,负责郑州市区道路管养的各区市政部门,在道路塌陷应急处置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应尽快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8月份道路“体检”已结束有389处地下隐患被探明
采访中,记者还从郑州市城管部门了解到,自郑州特大暴雨过后,为预防道路塌陷事故,保障城市道路安全运行,城管部门曾组织协调全国各地探地雷达检测志愿机构,支援郑州市检测道路地下隐患。
截至8月17日,此次雷达检测已完成重要路段地下隐患探测工作,检测城市道路544.143公里,布设雷达测线3374.18公里,探明地下隐患389处。
目前,郑州市城管部门已对市区道路各管养单位、各开发区城管部门、各区县(市)城管部门、各城市道路3P项目部、各地下管线产权单位,下发关于开展城市道路雷达检测地下隐患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此次整治全面排查隐患路段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一次整治到位,9月30日前完成全部道路空洞整治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已探明道路隐患整治工作。
另外,此次整治工作成效还将纳入城市道路、绿化及附属设施督导评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