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记者 段伟朵 通讯员 王文霞
朋友圈貌似私密,实则也是开放的平台。个人的朋友圈属于“法外之地”吗?在朋友圈内发表不当言论是否就不受法律的制约呢?10月14日,记者从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获悉一起案例,因纠纷在个人朋友圈公布对方身份证并配有侮辱性言论,被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范某与王某经朋友介绍相识,后双方经营公司不善,产生经济纠纷,因范某未及时归还借款,2021年6月28日及6月29日,王某在其朋友圈中擅自公开原告身份证及学信网照片,并配有侮辱性言论,范某发现后将王某起诉至管城法院。王某辩称,在朋友圈发布原告信息系催要借款的无奈之举,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且发布的范某个人信息不属于隐私权范畴,范某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和维权开支无事实及法律依据。
后经过法官耐心解释沟通,王某意识到主张自身权利应当通过正确合法的渠道,对自己在朋友圈发布的不当言论表示懊悔,并同意删除其朋友圈内不当言论,并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并至少保留10日。经法院调解,范某表示同意在本案中彻底解决双方纠纷,并将两万元归还给王某。
承办该案法官提醒,在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发表内容应恪守道德及法律的底线,切记不可逾越,维护自身权利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在个人朋友圈内也不可随意散布他人隐私,不可挑战法律权威,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如何规定?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