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4岁患儿完成心脏移植手术,目前孩子恢复良好,很快就可以康复出院。这也是目前为止,河南省成功实施的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手术案例。
●4岁孩子感冒后查出心肌病,一年后不得不接受心脏移植
近日,在郑州市七院心脏外科手术室内,外科、麻醉、体外循环、超声、护理等诸多专家聚精会神,正在为一名特殊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之所以说患者特殊,是因为他的年龄只有4岁。虽然该院已经实施了119例心脏移植手术,而且前不久还为一名6岁的孩子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但是为年龄只有4岁的孩子“换心”,还是第一次。即便是全国,如此低龄患者的心脏移植手术也屈指可数。
据了解,今年4岁的小凯(化名),在1年前因为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治疗时,彩超提示孩子左心变大,心功能也很差。随后孩子被转到上级医院治疗,随后又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今年5月,小凯再次因为心力衰竭到郑州治疗,但现有的治疗手段已无法奏效;后来在国内多家大型医院求诊,心衰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反复胸闷等症状,孩子吃饭也越来越差,体重从20公斤迅速降到了15公斤。
后来,小凯的父母从多个渠道打听得知,郑州市七院在今年夏天曾为6岁的患儿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而这名患儿和小凯一样,都曾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而且都面临着“生死抉择”。
“小凯的心脏扩大严重,比正常成年人的心脏还要大,心功能极差。”郑州市七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教授说,经过院内多学科专家详细评估和充分讨论,认为心脏移植是挽救小凯生命的唯一有效途径。“即便如此,也面临手术难度大、供体短缺等诸多困难。”张向立说。
●大爱无疆,志愿者心肝肾肺救活多名器官衰竭患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10月10日这天,小凯父母终于等到了供体的消息。
当晚,该院心外科八病区副主任浮志坤和同事,紧急赶往云南昆明。那里,一名志愿者的供体心脏和小凯配型成功。
次日上午,在昆明的一间手术室内,云南省联合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医生,在为捐献者鞠躬致敬后,联合获取了1枚肝脏、2枚肾脏、1枚心脏、双侧肺脏。
为了尽可能挽救生命,将这枚心脏供体及时、安全送到最需要的小凯身边,当天从昆明飞往郑州、运送供体的航班整整延迟了82分钟才起飞,而到达时间则提前了49分钟。
当天下午两点多,得知供体搭乘的飞机落地,张向立、朱勇锋等专家团队,正式开始了手术。
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滴答声此起彼伏;手术室外,家属不停地来回踱步;而在机场到医院的高速上,急救车带着心脏供体也在一路飞驰......
至晚上6点多,手术顺利完成。这颗跨越2000公里的心脏在小凯胸腔内重新恢复有力的跳动,像是告诉大家,小凯的生命已经满血复活。
●专家呼吁社会给予心力衰竭患儿更多关爱
10月20日上午,在该院心外八病区,副主任医师朱勇锋说,小凯的术后恢复情况很理想。在监护室住了5天,就回到了病房。在这里,家人可以陪着他一起接受术后康复治疗。“按照目前的恢复情况,孩子近期就可以康复出院了。”朱勇锋说。
“幼儿的胸腔较小、血管较细,加之供者体重比患儿体重大很多,手术难度比成人大,术后也可能导致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等情况。所以术中对麻醉、体外循环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张向立教授说,该院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多例儿童的心脏移植手术,所以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监护,专家团队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是,因为儿童心衰患者病情变化快、可用的治疗手段少,供体难求,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儿童心脏移植的接受程度较成人低,许多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儿在等待移植过程中死亡。
“对生命而言,无论年龄大小,医生都会尽全力救治。”张向立教授呼吁,希望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倾注更多关注,让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及家庭受益。(张黎光 荣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