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只需一部手机,通过“郑好办”APP 当天就可以完成公共租赁住房的全部申请,这不是对未来的设想,而是 2021 年元旦新年之后郑州市街头巷尾热议的民生话题。2020年12月初,郑州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调整公共租赁住房申 请条件和审核程序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办〔2020〕55 号),这次公租房政策在申请审批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业 务办理全过程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这也使得郑州市成为全国 首个“掌上办”“零次跑”“当日办结”的城市。
申请审批更便捷。 新政策实施后,办事群众只需通过“郑好办 APP 一件事专区·住房保障一件事”“我要申请公租房”,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公租房申请。同时,将原来“多材料、多部门、多次跑”需 44 天的“串联式人工审核”,优化再造为大数据系统“全过程信息实时比对”的“并联式智能审核”,线上申请实现了“掌上办”、“零次跑”不见面审批,线上线下申请“当日申请、当日审核、当日办结”。实现了精准保障,廉政风险防控再提升。
流程资料大瘦身。 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双 减”相关要求,新政策对公共租赁住房审批流程进行了大幅缩减,原来需要经街道社区初审、民政核对、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及两次信息公开等流程,非常繁琐。新政策将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纳入了政府云平台建设,借助APP平台,依托大数据,将申请对象信息实时在公安、民政、社保、公积金、工商、车辆、不动产等部门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对申请资料也进行了彻底瘦身,由原来的 12 种减少到“1+1+N”,即:只需 1 张身份证,签署 1 份授权承诺书,N 个自证材料。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凡是大数据能够信息共享比对的,不需提供资料;对大数据信息尚未联网共享的,申请对象需拍照上传或窗口提交公积金、社保、工资、购车发票等 N 个自证材料,实现申请资料“大瘦身”。
轮候分配更高效。 由于郑州市公租房全部采取配建模式建设,房源分布广,地段差距大,供应分配环节成为住房保障的高风险点。为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廉政风险,树立政府 公平公正廉政高效形象,将原来轮候供应、人工选房转变为电脑自动匹配,取消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网上自动配租。 按照申请核准顺序确定实物保障轮候人员,采取电脑自动配租方式确定实物配租方案,减少了人为干预。市域统一调配。 针对市域需求不平衡,区域供应差异较大等实际情况,在属地优先的原则下进行供应,当期轮候满足本辖区保障需求后 的多余房源,全市调配供应,既防止房源空置问题,又提高 保障效率。人性化调剂。考虑到工作和生活便利,对市域内 已实施配租的公租房源,有调剂需求的人员按照个人申请、 统一调剂的原则进行调剂。
保障方式更科学。 此次新政策调整认真贯彻了国家部委 “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类合理确定准入门槛、坚持 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三条原则要求。明确收入资产上 线,实施“精准保障”。突出了保障性住房“兜底”、“补 位”的公益功能,明确了家庭人均月收入上限、家庭资产上 限、房产转移登记年限等限制性条款,从源头上把好准入关。 设立保障期限,实行“有限保障”。新政策规定,除本市市 区户籍和在环卫、公交、教育、医护一线岗位工作且符合条件家庭应保尽保外,重在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承租人保障 期限累计不得超过 8 年。服务城市发展需要,优先“重点保障”。优先环卫、公交、教师、医护一线岗位工作以及其他应优先保障的住房困难对象。新就业大学生及引进人才不受户籍年限、养老保险缴纳时限和年龄限制。加大货币化保障力度,实现“高效保障”。申请对象取得保障资格后,在实物配租轮候期间享受货币化保障,满足住房困难群众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实现应保尽保,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对住房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将结合郑州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兜底”、保障性租赁住房“过渡”、共有产权住房“安居”,形成符合郑州实际的住房保障新体系,切实解决不同层次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