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杨逍文/图
曾经的“土坡”变成“居民休闲小客厅”
郑州市京广路与陇海路交叉口,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东南角的路边,一方游园闹中取静,古铜色雕塑“陇海记事”分外显眼。
“这个游园叫做‘京海园’,取自京广路和陇海路之名。”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内还有浮雕文字,诉说着100年前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
12月15日上午,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来到京海园。“这里以前是个小土坡,风大扬尘不说,也没啥用,现在建成个小花园可真好。”家住附近的吴女士说,过去公园绿地少,现在没事儿就带孩子来晒晒太阳、跑一跑。
园内景物错落有致,拾级而上,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休闲区的座位上发现还有一个个USB接口,可以给手机充电,旁边还有WiFi标识,可以免费连接无线网络。
“通过手机蓝牙就可以直连,晚上市民可以跳广场舞。”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园内的景观休闲空间及公共服务空间有机结合,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小客厅”的路口景观。
体现国棉厂文化 勾勒出老郑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记忆
同样是在老城区,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六厂前街西北角的游园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建设路六厂前街路口北侧,大红色的牌坊上写着“国营郑州第六棉纺织厂”。隔路相望的,是新建的游园。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游园北侧的围墙采用了复古的墙面,园区中间的设计仿佛是一个正在工作的棉纺女工。
“该园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长度约200米,以国棉厂作为文化背景,设计理念讲究时代感和工业感,勾勒出老郑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该游园设计主题为“棉纺故事”,通过红砖记忆、棉纺故事墙和品牌logo来烘托文化氛围。
不同的游园,有着不同的“特色名片”。
中原区西三环的叠翠园,结合街道文化特色,路院共治,园内有AI智能广场,沿道设有智慧运动平台……这些散布于城区内富含郑州文化特色的精品游园,曾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而今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成为居民日常的“休闲小客厅”。
今年郑州市新建绿地1783万平方米 新建成公园游园208个
据悉,郑州市园林局今年全面建成14条总长100公里、面积580万平方米的生态廊道,共新建绿地1783万平方米,新建成公园游园208个,超额完成全年绿地建设任务。
贾鲁河西流湖公园五一前建成开放,成为西部城区的生态新名片;青少年公园北区国庆节建成开放,成为河南省唯一的以青少年为主题的专类园,填补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北部缺少大型综合公园的空白。
此外,郑州市还同步完成道路绿化151条。
每逢节假日,郑州市街头更是花团锦簇。喜迎建党百年,共筑中国梦。今年,郑州市园林局在全市重要交通枢纽、重点道路等地共制作大型立体花坛64个、花境80余处,地栽花卉5万平方米;举办月季花展、海棠花展等“绿满商都花绘郑州”系列花展17场,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展出月季1200余种、40余万盆(株)。
明年郑州还将有这些“造绿”大动作
郑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郑州市园林局将着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适应、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郑州计划新建绿地面积65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提升公园游园100个,开工建设椰风路等10条生态廊道,完成郑航北路等83条道路绿化,基本形成“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格局。
统筹推进77个项目的灾后重建,其中2022年5月底前完成西流湖、雕塑公园河岸重建等6个项目,2022年8月底前完成三苗圃灾后重建工程。
结合“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加快实施郑州市月季花城建设三年规划,推广栽植月季100万株,打造16个市花公园游园、50个市花庭院、32条市花道路,重点完成中州大道、金水路2条高架路月季彩扮工程,逐步形成郑州特色。
围绕32个核心板块建设,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性公园20个,新建5000平方米以下微公园、小游园60个,灾后恢复重建公园游园20个,补齐老城区公园绿地不足短板。
完成中州大道等3条示范性绿道提升工程,开工建设椰风路、景中路等10条生态廊道,完成天意街等83条(段)新建道路绿化,构建市区绿廊网络体系,激活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打造郑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