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爱新开源)的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作为国家“七五”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单位,该公司是国内首家研发生产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等领域。然而,就在去年,因一笔巨额欠款难以收回,公司经营一度陷入困境。
全省首例网上跨国执行、全市首次处置质押股票……此案挑战重重。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迎难而上,圆满化解纠纷,成功帮助这家上市企业渡过了难关。
2021年6月,博爱新开源作为申请人向焦作市中院申请执行方某生,执行标的1.8亿余元。案件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执行干警依法对方某生名下财产进行了查控、冻结,但是这些财产距执行标的相差甚远,其持有的博爱新开源的股票最具价值,因此,法院决定从股票入手。
通过调查,发现方某生持有的股票分别质押给两个质押权人。处置质押股票,在焦作没有先例可循。
“因为疫情,我们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向有办案经验的北上深等地法院请教。”承办法官魏俊兵告诉记者,他们先在网上查找相关案例,详细研究法律文书,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然后远程联系兄弟法院,请教质押股票的处置方法。
掌握了处置方法,第二个难题出现了。两个质押权人情况不同,质押权人甲向法院申报了债权,而质押权人乙以持有的质押股票份额不清为由,迟迟不向法院申报债权。
处置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关多方权益,执行工作必须慎之又慎。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法院依法制定了处置方案,对质押权人甲所持股票进行了司法拍卖。
第一阶段的成功执行,让承办团队信心倍增。然而,质押权人乙提出异议:“质权价值2亿余元,拍卖所得不够实现我的质权。”考虑到股价波动较大,为充分保障质押权人和申请人的权益,法院决定暂缓拍卖。执行员紧盯股市,相时而动,在高位时及时将股票卖出,拍得2.4亿元。由于质押权人乙没有明确债权,拍卖所得无法分配,法院又多次组织他和被执行人协商沟通,确认该债权数额。
股票成功处置,眼看该案就能执结,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虽然拍卖成功,质押权人和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但需要当事人签署才能生效。一边是方某生远在国外,因疫情原因无法回国;一边是上市公司急需脱困,情势紧迫。督办此案的焦作市中院执行局局长朱战利当机立断:“打破固有模式,借助互联网法庭在线调解。”
2021年12月23日,一场特殊的网络庭审从晚上8点开始。为解决时差问题,承办法官主动配合,利用下班时间开庭。最终,申请人、被执行人、质押权人三方达成执行和解,纠纷彻底解决。
该案分两次处置质押股票1533万股,成交金额近3亿元,扣除质押权人所得,执行到位2.1亿余元。
当时恰逢周末,新一轮股市开盘在即,这笔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到账,将严重影响股价。法院立即与买受人、银行沟通,利用双休日火速办理,赶在周一前将款项打给了博爱新开源。风险化解,企业转危为安。
“每一项资产的成功处置,每一笔债权的实现,都是一次营商环境的优化。我们将继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提升业务能力,让公平正义提速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朱战利说。 (河南日报记者 周青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