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十四五”期间,大运河郑州段将建设谋划项目86项,总投资约964.9亿元。

背景:保护传承彰显文化自信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又一次强调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大运河郑州段打造成为展示中原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发挥郑州市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建设隋唐大运河中原文化高地,根据国家、省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工作部署,郑州市专门成立了《实施方案》编制团队,组织开展《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内容:四大功能区展示运河之美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新田介绍说,《实施方案》的规划范围为大运河郑州段历史流经的城镇及地区,共三个开发区和五区两市一县,包括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惠济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二七区、上街区、巩义市、荥阳市和中牟县。将重点建设大运河管控保护区、大运河主题展示区、大运河文旅融合区、大运河传统利用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力争通过《实施方案》的落实,将大运河郑州段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郑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成为向世界系统地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运河文化之美”的窗口。

具体来说,将主要实施五类重点工程:一是保护传承工程,包括文物本体保护、文化馆舍展示、遗址公园展示利用等;二是研究发掘工程,主要是对受到破坏或湮没地下的大运河水工遗存和相关遗产开展考古挖掘;三是文旅融合工程,按照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战略和郑州市32个核心板块建设、“两带一心”文化发展战略等部署要求,着力建设以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为引领、以华夏文明之源为主题、以郑汴洛三都文化为背景、以大运河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区为重点、以沿河城乡为依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四是环境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水资源保护与管控、构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五是数字再现工程,主要包括建设线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构建郑州大运河数字展示网络、建设大运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

实施:4个区段布局建设

据悉,根据大运河沿线的文化特点、保护力度、资源禀赋等因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按照遗产保护与研究发掘、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与数字再现、环境配套等四类重点工程,分别在郑州城区段、巩义段、荥阳段、中牟段4个区段进行布局建设。

“十四五”期间,大运河建设谋划项目共86项,总投资约964.9亿元,其中遗产保护与研究发掘类工程,包括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荥阳故城遗址生态公园等32项,总投资125.8亿元;文化传承类工程,包括黄河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冶铁博物馆等22项,总投资139亿元;文旅融合与数字再现类工程,包括黄河谣文旅小镇、荥泽古城文旅融合等14项,总投资360.8亿元;环境配套类工程,包括贾鲁河综合治理、黄河湿地综合整治等18项,总投资339.3亿元。

郑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区将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将郑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