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王丹

组建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城镇化率达到83.4%、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挖掘“田秀才”“土专家”……3月19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发布,提出到2025年,都市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乡村宜居宜业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富裕富足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省内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科创

组建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培育龙头种业企业IPO上市

《规划》提出,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依托郑州市农科所、蔬菜所等科研院所技术、人才等优势,组建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创建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提升科研管理、生物技术实验、现代农业展示、种质资源存储、配套公共服务等建设水平,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一批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耕种管收等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同时,在郑州市东部发挥高效农业发展优势,打造郑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中牟大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依托西部区域特色蔬菜资源,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引进、蔬菜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新装备新材料试验示范、科技成果集成展示,打造郑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基地(荥阳王村),在全市形成“一中心两基地”协同创新、辐射带动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到2025年,培育1至2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种业企业,争取IPO上市,培育6至8家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

人才

挖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高级职称评审“凡晋必下”

《规划》要求,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和政策配套,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支持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到2025年,全市培育10000名高素质农民,500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

此外,完善乡土人才扶持政策,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开展培训,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培养一批乡村工匠、经纪人、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并挖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支持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激发发展潜力和活力。

城市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有什么激励措施?《规划》提出,完善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互动机制,建立专家结对服务基层制度,引进“领军型”“创业型”“管理型”等急需人才,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乡村或涉农企业创新创业,探索建立教师、医生、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建立服务积分制并纳入考核范围,作为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落实高级职称评审“凡晋必下”制度。

产业

推广“中央厨房+食材配送”模式乡村旅游年接待超2000万人次

根据《规划》,将做强绿色食品业,以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联合体为抓手,做强面制品、做优油脂制品、做大乳(饮)制品、做特果蔬制品,创建一批全国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广“中央厨房+食材配送”、“净菜鲜切+食材配送”等新模式。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产值超10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20家。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60家以上,乡村旅游游客年接待量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同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到2025年,力争建成100个以上精品村、500个以上示范村,美丽乡村组团基本形成,建成3至5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居住环境方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将确保“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常态化运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积极推广“二次四分法”等符合农村特点、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模式,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基本实现。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