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盲猜一道题:不看生产地址,你觉得街头商店最常见的打火机会产自哪里?
放在以前,如果让记者本人猜想的话,一定会想到南方,可现在,不会这么猜想了。
7月29日上午,“决胜2020·乡村振兴看河南”采风团走进省夏邑县会亭镇,参观见识了这里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和规模。
“会亭镇打火机产业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培育,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机和配件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了以会亭为中心、辐射周边8个乡镇的产业集群。”会亭镇党委书记韩庆领介绍说,目前全镇拥有注塑机、焊接机等打火机配件生产设备5000多台套,形成了日产1500万只打火机机壳的生产能力,年产销打火机50亿只,其中出口打火机26亿只,打火机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
采风团走进夏邑县宏福塑胶有限公司车间,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紧张坚守在各自生产岗位。70多岁的杜何氏正在流水线上挑拣摆放打火机成品。“活不累,每天七八十元,每月能挣两千多元。”杜何氏笑着告诉采风团记者。
企业老板高金辉说,他们公司一天能生产150万只打火机,销往国内外市场。提及会亭镇打火机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这位打拼商人思考下,说,“能占到70%。”
而会亭镇也把这种产业优势运用到脱贫攻坚战斗中。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会亭镇以新达、政欣、鹏远等打火机企业为龙头,引导全镇72家规模以上打火机组装和配件生产企业上下联动,发挥自身用工优势,把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党委、政府提出的“三包一保”保姆式精准扶贫模式,入厂“包”务工,岗位“包”安置,技能“包”培训,收入“保”底数。
比如,夏邑县新达塑胶有限公司先后与59户贫困户对接,根据各贫困户就业人员的特点,因人设岗,为他们提供岗位74个。这些贫困人口上岗后,保证每人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低于2000元的,企业给予补贴。
贫困户常兴利由于本人常年有病,儿子常峰为智障,生活十分困难。在村党支部和包村干部的联系对接下,常兴利的妻子常白氏、儿子常峰进入到新达公司务工,每月收入达3800元,当年就摘掉了“穷帽子”,对此常兴利十分满意,他激动地说:这是真产业帮扶到人到户、打火机照亮脱贫之路!”
会亭镇党委书记韩庆领说,2014年以来,全镇打火机制造企业共为全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占全镇贫困人口的50%以上,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达到835人,每人月工资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达到了“当年就业,当年脱贫,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