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鲍弥佳
黄河还曾叫过“德水”?司马迁曾堵过黄河决口?为何隋唐没发生过大的黄河改道?
8月5日上午,河南省图书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系列线上讲座迎来第5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延胜受邀分享“秦汉时期的黄河”,为读者解锁众多关于黄河历史的冷知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何要给黄河改名?
先秦时期,黄河名称大部分时候叫“河”,有时为了表示至高的地位,也叫“大河”、“泰河”。秦汉的史书上,还有叫“浊河”、“黄河”的情况,这与泥沙含量高有关,比如《汉书》有云“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黄河”这个名字,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载:“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里拿黄河作比,意为直到黄河变成如细带一样的涓流,才会改变爵位永续的承诺。
到了东汉以后,“黄河”逐渐成为母亲河的称谓,延续至今。
△战国时期黄河下游
而在黄河的名字里,还有一个很少人听说过的名字——德水。这还是秦始皇给改的,当时流行“五德”说,认为周朝是火德,水灭火,所以秦朝是水德,既然最大的水就是黄河,所以将“河”更名为“德”,体现水德,只是叫的时间比较短。
这里补充说下当时的黄河情况。战国时期,齐、赵、魏三国以黄河为界,各自修建河堤,怕黄河水泛滥到自己地面上,战乱时又不断利用黄河淹城。秦统一后,把不合理的堤坝去除,利于行洪泄洪。
司马迁曾在一线扛沙袋堵黄河决口?
大禹治水的功劳历代称颂,古人有言“微禹之功,吾其鱼乎?”就是说,没有大禹治水的功劳,我们岂不是都成了鱼了?
而在史学家司马迁眼里,更是对大禹崇拜有加,在《史记》中给予了近乎完美的评价。在袁延胜看来,司马迁对大禹的称颂赞美,很可能是受到自己亲身体验了治黄之难后的有感而发。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西汉时期著名的治黄工程,是在汉武帝时代的瓠子堵口。瓠子在今天的濮阳西南一带,如果瓠子决口不堵,商丘、徐州都会受到黄河水的侵扰。
西汉两百多年的历史里,黄河决口泛滥大约有12次,汉武帝时期更是泛滥频繁。当瓠子决口时,洪水遍及十六郡,当时派了十万民工去堵口,没有成功。
由于汉朝正忙于打击匈奴,无暇顾及黄河,致使黄河泛滥23年。到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口,并亲自到决口处祭祀河神,命令百官参与堵口工程。
“瓠子决口围堵时,司马迁也到前线参与了堵口工作,很可能也背过沙袋,扛过石块。所以司马迁更加感叹大禹治水是多么伟大的功劳。”袁延胜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堵决口成功,得以合拢,汉武帝还写了一首《瓠子之歌》来纪念。
大唐盛世要感谢东汉一位治河名人?
历史上的治黄名人中,东汉的王景饱受赞誉,留下了“王景治河,千载无患”的评价。
不过,后人对于王景治理的,到底是黄河还是汴渠存有争议。汴渠是一条人工运河,从荥阳的鸿沟取黄河水,向东到流经开封,贯通黄、淮二河。
袁延胜的观点是,王景最可能是同时修的黄河和汴渠,“修黄河与修汴渠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黄河治好,汴渠才能好,而黄河泛滥,汴渠就受侵扰,史书上记载‘汴渠成,汉明帝行幸河渠’,这里的‘河渠’就是黄河和汴渠。”
具体来说,王景治河包括两方面:一是“筑堤”,即治河;二是“理渠”,即治汴。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即修筑系统的黄河大堤。理渠,即开凿汴渠的新引水口,将淤积不畅的渠道上游河段加以疏浚等。最终,达到了“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的目的。
王景治河之后,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间,黄河处于相对安流的状态。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水灾。这也为之后的大唐盛世打下了一个安定的环境基础。
袁延胜说,对于这800年黄河相对安流的原因,有人觉得这归功于王景治河,也有意见认为这一时期黄河中游植被良好,泥沙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