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该怎样拥抱这个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1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省青联常委、博雅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曹永彬用一个演示开始了他的答记者问。
“这是一张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时的老照片,名字叫‘凌空除险’,这张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打开手机小程序,扫描照片,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视频。”现场,曹永彬边介绍边演示,一段视频呈现在大家面前,讲述者正是这张照片的主人公——红旗渠劳模任羊成。
“我老家在安阳,从小就受到红旗渠精神的激励。后来自己做文化产业,也在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时留存了很多红旗渠史料。”曹永彬说,因为时代变迁,这些史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之很多当事人年事已高,如刚才讲述的老劳模任羊成今年已93岁高龄,如果不能将这些珍贵的史料及时保存,很有可能它们将不复存在。
曹永彬介绍,一方面通过数字化采集,扫描修复保存,同时,深入实地采访历史当事人,运用现实增强技术,将图片和视频采访相结合,他们将这些珍贵的史料鲜活地永久保存了下来。“看到这个方法不错,我们推而广之,将更多优秀的河南文化元素纳入到数字化保存范围,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力,增强了文化的感染力,更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曹永彬说。
数字技术首先让文化产品活了起来,下一步,怎么让文化产品用起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更为关键。
曹永彬称,在前期大量数字化保存的基础上,目前他们正在建设“中原文化艺术数据库”。利用这项文化新基建,他们在印刷出版上,打造了“会说话”的图书;在展览展示上,实现了沉浸式体验;在文创产品上,开发了“讲故事的伴手礼”。目前,中原文化艺术数据库已有1000个T的数据存量,海量的数字版权已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推动中原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支撑。
“作为文化产业的委员,我很清楚,数字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然而,曹永彬表示,通过走访大量的文化企业,他发现文化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整体较小、示范效应不强,数字文旅资源缺少交易平台等,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去探索完善。同时希望省委、省政府在数字文化产业上能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要素市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一批试点数字化开发企业或试点单位,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效应,快速推进我省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数字化转型战略位居全面实施‘十大战略’之列,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息。我相信,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河南文化产业必将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迎来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曹永彬说。(记者 刘杨 贾志昊 祝传鹏 贺志泉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