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王新昌文图
7月14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获悉,2022年全国夏粮产量数据公布。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河南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受去年水灾影响,河南部分地区冬小麦播种被推迟,面对不利开局,河南夏粮如何做到“逆袭”,蝉联全国第一?
消息|全国第一,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22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A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530千公顷(39795万亩),比2021年增加92.1千公顷(138.2万亩),增长0.3%。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62千公顷(34443万亩),比2021年增加50.8千公顷(76.2万亩),增长0.2%。
B
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555.6公斤/公顷(370.4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34.9公斤/公顷(2.3公斤/亩),增长0.6%。
其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912.3公斤/公顷(394.2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43.0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7%。
C
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2021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
其中小麦产量13576万吨(2715亿斤),比2021年增加128.6万吨(25.7亿斤),增长1.0%。
大河报·豫视频查询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发现,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708.7公斤/公顷,河南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需要提醒的是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17个省(区、市)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组织在抽中的400多个国家调查县(市)开展抽样调查和实割实测调查,得出夏粮产量。而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8个省(区、市)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各有关调查总队根据重点调查测算得出。
截至目前,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地区小麦收获尚未完成,不过最终产量也不影响河南夏粮产量排名。
亮点|今年河南小麦,有哪些亮点?
就河南来说,夏粮主要是指小麦。今年小麦有啥亮点?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负责人郑凯介绍,主要有三大亮点:
亮点1
俗话说“麦收隔年墒”,去年9月份降水量228.5毫米,绝大部分麦田底墒充足,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匀。另外,播量普遍增加。去年我省小麦播期整体推迟,但绝大多数麦田在适播期下限之前完成播种,全省平均亩播量增加3公斤左右,基本苗足,满足成穗数需要。此外,冬前及冬季积温增加。10月中旬至返青,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积温增加100℃以上,利于补偿晚播小麦积温不足,促进生长。
亮点2
“穗粒数较上年增加不少,这是第二个亮点。”郑凯说。这得益于幼穗分化时间延长。冬前及冬季气温偏高、墒情适宜,不仅利于安全越冬,而且延长了冬季穗分化时间。另外,春季基本没有出现低温冻害。春季气温相对稳定、较为适宜,没有出现极端低温导致冻害发生,同时肥水管理及时,减少了小穗小花退化。
亮点3
第三个亮点是,千粒重好于预期。这得益于病虫害发生轻。大规模统防统治,减轻了病虫害,保护了根系活力和叶片功能,有利于籽粒灌浆;灌浆强度增加。小麦籽粒灌浆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0℃~22℃,进入5月之后,全省平均气温20.9℃,且昼夜温差大,提高了灌浆强度。灌浆时间延长。“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加之没有干热风天气出现,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平均延长3.4天。
探因 |晚播小麦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受2021年严重秋汛影响,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大面积晚播,部分小麦播种较常年推迟15~20天。加之土壤湿度大,田间苗情类型多、弱苗比例高,长势一度偏弱。河南晚播小麦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总体上有两方面,首先是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另外天气条件总体有利。”郑凯分析说。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在前边亮点中已经提到,下边说说关键技术落实方面。
河南积极落实“四补”措施,奠定播种基础。针对全省1000余万亩晚播小麦,指导农民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提高播种质量。开展促弱转壮,实现苗情转化。立春以来,根据省政府“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行动要求,把全省1900万亩三类弱苗细化到乡到村,并第一时间下达2.67亿元促弱转壮资金,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精准施策。监测显示,到四月份苗情与常年基本持平,实现了苗情明显向好转化,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大规模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今年全省累计防治各种病虫害面积2.76亿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87.20%,基本实现应治尽治、应防尽防。开展“一喷三防”,促进籽粒灌浆。各地迅速掀起“一喷三防”高潮,累计喷防面积达到1.1亿亩次,实现全覆盖,有力促进籽粒灌浆,为实现小麦单产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