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新昌 陈朋冲

随着武汉都市圈成功跻身“国家队”,郑州都市圈何时“晋级”的话题热度不减。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都市圈从之前的“1+8”9城说,到今年下半年多次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核心区”,被看成是积极“瘦身”。

不管是扩容还是“瘦身”,密切圈内城市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都是都市圈应有之义。

围绕郑州都市圈发展,郑州市领导提出“做强圈心、做实圈轴、做紧圈带”,力争实现更高跃升。

“从“1+8”到“1+3”,武汉都市圈开始“瘦身”了

武汉都市圈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也往往被称为“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包括了“1+8”9城,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

直到今年上半年还一直沿袭这种提法,但下半年开始,逐渐有所变化了。

今年6月份,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到,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上述其余几个城市,分别定义为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

今年9月20日,湖北省举行的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上,再次鲜明地提到,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知名自媒体公众号“西部城事”对此分析称,武汉都市圈开始“收缩”了,甚至称其打响了都市圈“收缩”时代的“第一枪”。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陈耀也注意到了这种调整,从“1+8”到“1+3”,武汉都市圈正在做出转变,在适应国家的相关要求,更加顺应都市圈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家层面,就都市圈发展提出这项要求

武汉都市圈的“瘦身”并不偶然。

今年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等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其中提到,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

发言中还提到,从地方已印发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再看之前,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也同样明确: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国家层面关于都市圈的要求可以说一以贯之。

陈耀分析,武汉都市圈现在主要是东向拓展,武汉、鄂州、黄岗、黄石,现在从基础设施,交通方面,都已经比较紧密地联系,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做得不错,武汉跟这些城市的经济联系、人员往来也比较频繁。

比如黄石在武汉建立一些离岸中心,武汉的人才到黄石服务,但又不用到黄石去。同时,黄石还在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加快推进武汉东湖(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全面导入高新技术产业。

鄂州则是按下交通同网“快捷键”,依托鄂州机场,在货运方面为武汉提供加持。同时,鄂州空港核心区还是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空港建设紧密地联在了一起。

“都市圈都有自己的圈层,包括辐射范围、辐射半径等。都市圈发展规划一定要根据现在的城市范围、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来定,围绕一小时通勤,围绕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去规划,符合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陈耀说。

扩容和“瘦身”是都市圈两大潮流

都市圈是特大城市发展的一个规律和趋势。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梳理各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提出都市圈建设相关内容。

截至目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7个都市圈还已经荣列“国家队”。

从上述7个都市圈的发展历程看,不乏扩容的例子。

早在2016年,重庆都市圈范围仅限于重庆主城区。今年8月份获批的重庆都市圈,不仅包括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还包括与其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包括重庆市21个主城区和四川省广安市,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

南京都市圈也曾扩容。早在2002年南京都市圈概念刚提出时,仅有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6个城市参与,获批后的南京都市圈新纳入了淮安、宣城2个城市。

今年3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时,西安都市圈涵盖的范围也相比之前有所扩大,把铜川、渭南市部分区县及杨凌示范区也容纳进去了。

当然,“瘦身”亦是很多都市圈不约而同的选择。

就在国家发改委提出都市圈上述要求后,全国多地闻声而动。

广州都市圈“2退2进”,韶关市、云浮市退出。

深圳都市圈“轻装上阵”,河源、汕尾、惠州龙门县退出。

珠西和汕潮揭都市圈“双退1”,阳江、梅州退出。

河南省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元亮分析,国家发改委审批都市圈规划有一系列标准,面积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换言之,扩容还是“瘦身”只是一种形式表现,最终还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看哪一种更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更加符合都市圈的要义。

密切人员往来、经济联系,助推郑州都市圈发展能级再跃升

2022年11月11日,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在媒体上刊文表示,郑州将秉承“融城成圈、一体发展”理念,做强圈心、做实圈轴、做紧圈带,通过“六个联动”提升“1+8”都市圈能级,力争2025年,带动都市圈GDP达到6万亿元,打造高能级现代化郑州都市圈。

其中,郑州是都市圈的圈心,“做强圈心”就是让龙头“扬起来”,突出郑州核心引领带动作用。“做实圈轴、做紧圈带”,可以理解为郑州都市圈圈内城市间,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让都市圈更加名副其实。

具体如何做?何雄提到了创新联动、产业联动、交通联动、人才联动、消费联动、服务联动几个方面。其中交通联动方面,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半环+一网”郑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三环十纵十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城一港”的水运网,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近郊城镇和新兴增长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规划研究院院长王振民目前正带队编制“1+8”郑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他介绍,根据目前正在做的规划,郑州到都市圈其他城市,未来将均有2条以上轨道交通、8条以上高等级公路连通,形成1小时高效通勤圈,推动都市圈一体化融合发展。

王元亮也认为,“面积、规模无论怎么优化调整,都市圈内人员往来、经济联系是关键。”

他建议,在“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都市圈空间格局下,突出郑州中心城市“强核”,各个城市分工协作,构建错位竞争、有序发展的高能级、高品质、特色化的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做好这些,郑州都市圈实现发展能级的跃升是自然而然的。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