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谭萍
2月15日,郑州市召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郑州市体育类、文化艺术类、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指南及审核制度等。
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 审核登记工作启动
据悉,从2月10日起,郑州市启动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核登记工作,对原证照齐全机构,无证有照、无证无照机构和新开设的机构,都一并同步开展审核登记。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源介绍道,对原接收的1532家证照齐全的机构重新办理审核登记,过渡期为2个月,到4月10日重新审核登记完毕,原办学许可证收回。逾期没有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的机构,不得从事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后续,他们将定期在省市媒体、局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郑州市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还就五个具体事宜做了详细说明——
“不得违规培训”指的是,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按照申请办理的内容范围、年龄段开展培训,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据悉,2月15日,郑州市学科类违规校外培训“随手拍”投诉举报平台正式上线,市民发现学科类违规校外培训可随手拍进行举报,并可查看最终处置结果。
“由属地办理”是指,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开办设立,由所在地县(市、区)级文广旅部门负责。
“先证后照”是指,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开办设立必须先取得各县(市、区)文广旅部门颁发的“办学审核同意书”,才可以办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
“一点一证”具体为,在同一县(市、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按照“一点一证”审核。
“严格流程”指的是,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核登记明确了名称预核准、申请设立、审核准入、办理登记、监管平台录入、办结备案等规范的流程。
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 有了准入门槛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2023年1月28日起,《郑州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目前,郑州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审核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啥范围?
《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适用范围: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围绕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编程、机器人、创客、科学探索等科技培训服务的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啥条件?
在设置条件方面,培训机构设置应当符合《河南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指南》对举办者、机构名称、开办资金、举办场所、组织建设、从业人员、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培训机构举办场所除必须符合消防、住建、环保、卫生等规定外,办学场所所在楼层不得高于5层,同一培训时段内学生人均面积不得低于3平方米,需要较多设备、器材的机器人、科学实验等课程,同一培训时段内学生人均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应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举办者应按照《郑州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申请设立材料清单》,向所在区县(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申报材料。
此外,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核登记实行属地管理,经所在区县(市)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到同级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按照要求进行登记。主要包括培训机构的名称预审、办理审核、办理登记、系统监管等4个审核流程。
■怎么管?
《管理办法》中提到,培训机构应当加强日常教学行为自我管理和约束,应当履行本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做好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
同时,培训机构应当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同意意见书、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培训对象、收费项目及其标准和依据、收退费办法、培训课程、安全管理制度、投诉电话。
■咋收费?
培训机构应根据《河南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暂行规定》规范收费,使用监管服务平台售课、销课、结算,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预收费,一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预收费资金应全部存入预收费托管专用账户,风险储备金最低额度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
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 鼓励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当日,记者还了解到,2023年2月10日,郑州市印发了《郑州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各区县(市)将在2023年4月底前启动登记工作。
■啥范围?
该《指南》适用于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施的,以传授和提升某种体育技能为目的的校外体育指导、培训和训练活动的机构。3至6岁学龄前儿童、普通高中学生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参照执行。
■啥条件?
《指南》中提到,举办者应提供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稳定、安全、独立使用的固定场所(含办公用房、培训场地和其他必备场地)、设施。
不同项目要有相适应的场地面积、教学设备、器材资料,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等管理规定要求,鼓励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材料应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谁来教?
对于从业人员,《指南》中提到,从业人员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教学人员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与所开展体育培训运动项目相应专业水平的培训能力,具有一项或多项相对应的资格证书。培训机构应配备与自身规模适应数量的执教人员。
■咋收费?
培训机构的收费应符合《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暂行规定》,全面使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培训机构要在显要位置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退费标准、退费程序等相关内容并在合同中明确,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
培训机构收费全额纳入预收费监管。保证金额度和监管要求由各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确定,最低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
■咋登记?
按照“一点一证”,培训机构取得所在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意见书”后,营利性培训机构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办理营业执照;非营利性培训机构至民政部门依法依规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各区县(市)要在2023年4月底前启动登记工作,该《指南》实施前设立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须按《指南》要求重新审核登记。
需要提醒的是,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攀岩、潜水、滑雪等)的校外培训机构,除须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必须取得《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证》,并购买专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