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星 张淞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当前,要着力破解农业大而不强、城乡发展尚不平衡、农村发展尚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必须系统解决好农业强省建设的动能问题,全面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努力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强化创新赋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发展,依托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载体,整合重组种业集团,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强化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中原农谷”。持续强化科技兴农、数字赋能,紧紧依靠创新、科技、人才,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农”基础数据归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的推广应用。持续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强省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产业赋能,以全产业链拓宽增值增效空间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聚焦提品质、拓市场、促融合、能富民,深入推进“三链同构”和“三产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增值增效、联农富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育以粮食、食用油、饲料加工为重点的粮食产业经济。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以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积极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全产业链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培育乡村美丽经济。大力发展农机装备产业,以智能农机、智能大棚、滴灌设施、信息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农机装备产业经济。加快发展乡村服务业,以综合农事服务、农村电商等为重点,构建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综合服务经济。
强化要素赋能,以城乡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化城乡融合,发挥县域切入点、乡镇连接点、村庄承接点的功能,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强化人才支撑,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豫农技工”等品牌打造,形成龙头企业“头雁”引领、返乡创业“归雁”融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乡土雁”跟进、小农户“鸿雁”参与乡村振兴的“雁阵”势能。强化资金投入支撑,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流向乡村、振兴乡村,发展农业保险,完善乡村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机制,增强乡村发展韧性。
强化绿色赋能,以低碳转型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保、治、转”,推进绿色兴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突出“保”,加强耕地、水等农业生态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类分区域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突出“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突出“转”,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加快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源头和干渠沿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强化文化赋能,以农业多功能拓展推动乡村塑形铸魂
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由量向质转变,赋能领航乡村振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乡村文化建设模式,持续探索乡村文化合作社制度,发挥文化合作社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弘扬“黄河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把“老家河南”的乡愁和文韵留住。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乡村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生态。聚焦河南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对各地文化资源“就地取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上走出“河南样本”。
强化开放赋能,以畅通内外循环激发动力活力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利用农业科技创新优势,“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快推进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农业产能合作等。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加快“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迈进。深化区域合作,纵深推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农业领域合作,通过“大粮仓”对接“大市场”,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方式,拓展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品牌强农、质量兴农,大力培育农业品牌,着力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提升全省农产品竞争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