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邵可强文受访者供图
食品浪费不仅不利于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而且产生巨量的餐厨垃圾,造成固体废物污染,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加剧公共安全风险。
我省是人口大省和食品生产消费大省,节约粮食反餐饮浪费责任重大,因此,在今年的河南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主任马书龙带来了关于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反餐饮浪费条例》的议案。
反餐饮浪费立法是战略发展的需要
“制止餐饮浪费背后,反映的是粮食安全风险及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从餐饮浪费领域进行立法,有利于个人以及社会整体节约意识的养成。”马书龙认为,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更容易形成全社会基本共识,也使针对餐饮浪费的管理有法可依。
马书龙告诉大河报·律媒团记者,针对反餐饮浪费进行立法,可以将历年来我省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政策上升为地方法规,明确各项制止食品浪费行为的法规依据,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可以为社会确立餐饮消费和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
反餐饮浪费地方立法也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后较早对反食物浪费立法的国家。
202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对节约粮食、制止浪费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求,厘清了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制止浪费行动的主要环节、重点任务、关键措施和责任主体。
2021年5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餐饮服务经营者、外卖平台等各类主体的法律责任,以促进“反浪费”有效落到实处。
2021年6月18日,上海市商务委等16部门印发《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动方案》,探索在餐饮“圆桌消费”中实行“桌长制”,负责提醒适量点餐、使用公筷公勺、剩菜打包等,提高消费者制止餐饮浪费的自觉性、主动性,及时总结推广有效经验。
2021年7月30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反食品浪费若干规定》,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着重规范了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单位及单位食堂、公职人员、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省、陕西省、吉林省均有相关法规出台。“因此,建议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反餐饮浪费条例》。”马书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