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造像是黄河文化和河洛文化的集中体现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百余米长的历史长廊壁画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和伊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超实习生黄海明文许俊文李准摄影
【文旅】龙门石窟已逾千年,石窟文化和黄河文化在“这里”交融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洛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让“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提到洛阳,不得不提到这里的文化。
日前,记者来到洛阳龙门石窟,这里人潮涌动。石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交融有哪些故事值得大家关注呢?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工作人员于超告诉记者,龙门石窟前的这条河就是伊河,它发源于熊耳山南麓栾川,黄河中游及中下游之交处就是河洛地区。
据于超介绍,龙门石窟始建于公元493年,是伴随孝文帝的迁都而开始营建的,而作为鲜卑族的孝文帝,他来到中原的汉民族黄河流域,更希望与当地的人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便实行了一系列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的政策。
“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已经变成了汉民族的面貌,另外还有造像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龙门石窟造像是黄河文化和河洛文化的集中体现。”于超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方面,具体做了哪些举措呢?
于超告诉记者,文旅文创融合是龙门石窟现在主要推动的方面,也是带动全民去参与的,目前,景区打造了无上龙门裸眼3D体验馆(球幕影像),让游客沉浸式身临其境感受龙门石窟的文化,包括造像艺术、黄河流域的文化。另外,龙门古街也增添了汉服体验,让游客去体验汉服和一些文旅文创的产品等,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吃、住、游、玩体验,让石窟艺术与旅游业态相得益彰。
【融合】感受悠悠历史打造可听、可感的“河洛文化”新体验
以黄河、洛水为根基的河洛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谈及河洛文化,不得不提及洛阳,现在的洛阳如何传承和延续河洛文化?
据悉,洛阳是河洛文化的起点和源头,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隋唐洛阳城在河洛文化当中书写下了非常绚丽的篇章。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经历了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530余年的辉煌时期,如今,该如何讲好这段历史、传承这段文化?
记者从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了解到,对遗址进行复原和展示,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洛阳文保集团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游客服务部的周洁婷告诉记者,洛阳在着力打造中轴线复原展示工程,希望能够将历史上浩瀚的隋唐洛阳城,以19公里长的中轴线进行全线的复原和展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和规划。
据周洁婷介绍,洛阳还在原有遗址点位上,建立对应建筑,比如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就是首先对遗址进行了保护和展示,其次又在建筑的外观上对历史上的应天门进行了原比例的复原。
“另外明堂天堂作为当时执政的宫殿,还有皇家御用的礼佛堂,现在在遗址上进行复原展示工程,本身也是讲好河洛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周洁婷说。
游客如何才能感受到悠悠历史文化的脉络?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沉浸式体验让你“穿越回过去”。
记者了解到,隋唐洛阳城内运用了众多声光电技术,比如数字化的投影及一些沉浸式演绎。
周洁婷告诉记者,为保证游客有沉浸式体验,场馆当中,检票、售票、保洁等工作人员都会身着汉服。在一些沉浸式游览项目中,游客参与后,首先挑选自己喜欢的汉服,另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份,比如选择做使臣还是做将士,做乐师还是画师等。
“游客来到主剧场沉浸式、游走式、互动式的这种演绎环节,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演绎方式。游客可以融入其中某一个角色,感受历史文化,这就是沉浸式演绎真正的精髓所在。”周洁婷说,讲好黄河文化、讲好河洛故事,更要众多方法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