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如何让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叫响全球?1月2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委员王胜昔在接受记者提问时铿锵有力地回答道:“我认为要做好八个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从二里头到殷墟,从出土千年骨笛的贾湖遗址到仰韶文化,再到河南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大美河南,频频出圈。

作为新闻出版界别的委员,同时也是河南“兴文化”工程的特聘专家,如何挖掘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河南近几年的做法是,在“行走河南”中找到“小支点”,努力撬动“读懂中国”的“大传播”。

王胜昔认为,首先要抓住河南省重点的文化遗存,探秘它的“前世今生”,讲给世人听。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珍宝,不分民族,不分国界。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我省推出了《今天,我们吹响千年骨笛》,让世人知道,几千年前的笛声可以重新吹响,让全球的乐器爱好者寻根问祖有了去处。

走进二里头遗址,触摸最早的中国,我省推出了《走进二里头,听文物讲夏文化故事》《在这里,致敬中华文明的根和魂》,让世人知道,行走二里头,也就读懂了最早的中国。

其次是挖掘流传千年的冷门绝学和传统艺术。

河南还推出了《汉字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甲骨文体操》等,让世人看到,甲骨文研究这个冷门绝学,已经开始在实验室里“活”起来,在百姓生活中“火”起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文字有4000多个,但能识别的只有1500多个。为此,中国文字博物馆宣布:识别出一个甲骨文字,奖励10万元。10万元相当于一两黄金,“一字千金”,等你来认!之前,甲骨学研究者比较少,但如今,甲骨绝学有传承,冷门绝学不再冷。

好手艺,代代传。河南传统绝活也是层出不穷。朱仙镇年画、汝阳刘毛笔、陈州黑陶等,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挖掘整理,有序推出。

行走河南,触摸历史,读懂了中国文字,读懂了承载传统文化的民间技艺,也就读懂了中国。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王胜昔表示要继续行走河南,用小切口展示中原文化,努力撬动“大传播”,让世人读懂中国。

他建议河南专门设立一个冷门绝学研究院,收集整理、抢救挖掘深藏在民间的冷门绝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不失传,真正实现“冷门绝学不再冷,民间艺术有传承”。(莫韶华/文 魏凯/图)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