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中医医院正骨楼
麻醉医师杨木强
风景秀丽的巴里坤草原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苏梓晴 文/图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由此启动。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2023年,河南省选派的229名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着使命而来。
2024年8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主办,十三师新星市党委网信办、哈密市委网信办联合举办的“豫疆共铸一家亲同心援疆结硕果”网络宣传报道暨公益直播推介农产品活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成功举行。
以此为契机,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走近援疆一线的工作者们,聆听河南援疆的故事。
跨越5000里,是使命也是责任
8月27日14点,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刚刚走出手术室的杨木强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饭了。从上午8点50分抵达医院开始做麻醉准备工作,进手术室、麻醉、会诊,一直到下午5点,杨木强需要负责全院的多学科会诊,基本每天需要加班到晚8点才能结束工作。
即便是在周六周日,杨木强也待在宿舍24小时待命,只要有急诊需要抢救的病人来到医院,一个电话他就会出现。
这是杨木强在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的日常,作为第十一批来到哈密的援疆干部,1年零3个月的时间,跨越5000里。虽然他时常想家,但援疆是使命也是责任。
“我从医有24年的时间了,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麻醉副主任医师,来到这里援疆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这里医疗相对落后,尤其是临床经验不足,我们的到来填补了他们的空白。”杨木强说,“我们每个医师都要求带教,我的徒弟是个刚毕业的医生,看到他的进步我很欣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手术麻醉工作了。我能感觉到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家人也都很支持我。”
2023年5月25日,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0名医生,被各自医院选派到红星医院工作。截至2024年8月,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医疗队员参与诊疗21475人次,参与抢救危重患者458人,开展新业务33项,其中17项填补了哈密地区的技术空白。
天山脚下盛开了中医花
哈密市中医医院(维吾尔医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李亚峰同样也是第十一批来到哈密援疆的干部。“当地群众非常喜欢中医,在义诊把脉的时候,语言不通,他们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感谢,拽拽我们的衣角,打手势,不停地对我们微笑。这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李亚峰说。
目前,哈密市中医医院共有19名援疆医师,除了日常的问诊,他们积极推动着中原中医与当地维医(维吾尔医医学)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互相融合发展,开设研学基地,并制定培养人才的策略,预计5年内培训1000名基层干部,让中原中医医疗在远疆开花结果。
从医疗教育到文旅科技,援疆项目覆盖多方面
2023年,河南省选派的229名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着使命而来。从医疗、教育到文旅、科技,援疆项目覆盖多方面,多层次。
截至2023年10月,仅“十四五”期间,河南省累计向基层投入援疆资金3.55亿元,建成了一批教育、医疗、文旅等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组团式”援疆,持续选派医疗、教育领域人才,将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到这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巴里坤县委副书记、平顶山市委巡察办副主任马向辉告诉记者,援疆是一项艰巨但有意义的工作。“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我们积极投入文化产业,将河南平顶山的宝丰魔术、嵩山少林武术、陶瓷技艺、书法绘画等中原文化带到巴里坤,通过文化交融、民族互鉴、文化浸润等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新疆各族群众凝聚起来,凝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