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布局的关键之年。1月2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锐在会上作工作报告。
新的一年河南科技工作有哪些规划?
张锐表示,2025年,河南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持续开展“科技副总”选派,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启动建设若干概念验证中心,培育小麦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开展新一批省级高新区培育创建、认定,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稳中有进。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2025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300亿元。
为实现这些目标,2025年河南将重点从以下八个方面发力:
一是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新路径。河南省将聚焦粮食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同时,将推动郑州、洛阳、南阳三大创新圈建设,形成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是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健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机制。河南省将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并引导企业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设立产学研联合基金 ,支持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同时,还将落实《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条(试行)》,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做好第二批“科技副总”选派,持续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三是推动创新平台提质转型,实现创新策源能力新突破。河南省将支持中原农谷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并推动更多省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同时,强化中试基地的服务管理职能,并促进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
四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原创性、颠覆性、迭代性新成果。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并在粮食种质资源、人工智能、先进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专项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项目。同时,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进程。
五是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完善供需精准对接新模式。完善技术交易平台体系布局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及分中心,并构建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服务网络。通过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以及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等措施,探索开展专利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试点。
六是支持高端人才引进成长,优化近悦远来发展新生态。河南省将注重本土人才的梯次培育工作,并实施顶尖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发挥“中原英才计划(引才系列)”等引才品牌的牵引作用,引进一批高端紧缺人才和实用领军人才。
七是促进科技合作共赢发展,打造高水平合作交流新体系。河南将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并积极融入“丝绸之路”协同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活动,并建立完善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八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通过提升科技治理效能、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以及强化科技服务能力等措施来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