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讯(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张晓甫)2月9日,记者从漯河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该市生产总值增长6.8%,增速在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中居第一位,这也是漯河市连续4年经济增速居全省前两位。
近年来,漯河市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系统推进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持续夯实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加速奔跑、精彩蝶变。
坚定不移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进”的态势更加强劲。漯河市扎实推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9%、8.7%。
超常规汇聚人才、建设高地,“新”的动能加速集聚。中原食品实验室在省实验室中率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突破关键技术32项、发布代表性科研成果40项。河南食品科创园即将建成生态完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创新综合体,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招生,“三位一体”创新高地昂然起势。
项目为王、链群发展,“转”的步伐坚实有力。持续壮大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全市“11+8”产业链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10条产业链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7.6%,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温暖民生、文旅出彩,“亮”的风景频频出圈。漯河市通过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发展城市经济,七大民生项目和“小而美”惠民工程齐头并进,千机飞“只有漯河”、沙澧河“万灯迎宾”等文旅品牌火爆出圈。
化解风险、赋能发展,“防”的章法更加系统。去年以来,漯河市创新探索清理高负债、高成本、高利率、高闲置率、高安置过渡费“五高”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去年,漯河市组织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杭州等地“走出去”学习,把院士、企业家“请进来”授课。推动首问负责第一时间落实、问题动态清零闭环解决,坚持破解企业难题、引导产业发展、优化服务环境一体推进。
“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实干拼搏,奋勇争先,做好实化细化转化文章,系统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漯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