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6%左右!河南多地经济目标出炉

发布时间:2025-02-19 10:19:00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记者 程帅星

近期,河南多市2025年两会陆续召开。2月18日,开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焦作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三门峡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周口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同日开幕。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河南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注意到,多地将今年GDP目标定在6%左右,产业转型升级、促消费、乡村振兴等是多地今年发力的重点领域。

【定目标】

多地将2025年经济增速定在6%左右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目标已定,各地如何发力?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漯河等14市召开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多地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其中,漯河GDP预期目标为7%以上,周口为7%左右,三门峡为6.5%,平顶山、南阳、商丘等地为6.5%左右,洛阳、安阳为6%,郑州、开封、信阳、濮阳、新乡等地为6%左右。

漯河GDP增速目标高于其他市,有其发展“底气”。2024年,漯河GDP增长6.8%,居全省第1位。而回望过去几年,漯河经济增速均表现亮眼,连续4年居全省前两位。

增速领跑的“秘诀”何在?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该市发展质效全省领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9%、8.7%、6.7%,居全省第2、第3、第6位。“11+8”产业链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10条产业链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经济体量上看,郑州依然保持绝对优势。2024年,郑州GDP迈上1.45万亿元,居全省首位,也是我省唯一一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是郑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电子信息工业表现出色,支撑了郑州的经济增长;工业产业的持续壮大,是郑州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

【扩内需】

加力提振消费

在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中,“更大力度推动全方位扩大内需”排在首位,其中“加力提振消费”又是“重中之重”。在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促消费也成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

洛阳市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用足用好政策机遇,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南阳市提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的目标,这一增速目标全省领先,并提出“加力提振消费需求”“加力扩大有效投资”的目标举措。

安阳市、信阳市等都提出了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的工作举措,以此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商丘市提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培育销售额10亿元以上市场10家以上。举办时尚展示活动、家装博览会、消费品博览会等30场次以上。实现更新汽车4万辆、家电数码产品50万台以上。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在大河财立方“立方大家谈”栏目撰文表示,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之一,亦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河南省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政策措施中,就有多条与促消费有关,比如围绕零售、餐饮、文旅、住宿等重点领域,发放2亿元新春消费券;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

【促转型】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多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新质生产力等是高频词汇,显示出我省正经历的“动能之变”。

郑州市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保持两位数增长。业内专家指出,这显示出郑州市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培育,产业链完整度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7%、10.4%、10.1%;工业门类覆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7个。

2025年,郑州市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聚焦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具体包括新增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家以上,新培育“链主”企业30家以上,新增省级产业集群5个以上;建成投用华为中原区域总部,推动富士康“3+3”战略产业转化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等内容。

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洛阳市提出,加快传统制造业优势重塑,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链式发展,同时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市在创新驱动方面,提出了四个“重抓”——重抓平台能级提升、重抓创新主体培育、重抓技术研发转化、重抓创新生态营造;在未来产业方面,南阳市提出要重点布局合成生物产业、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化工产业。

开封市将“加快动能转换,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2025九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平顶山市提出“项目为王,全面推进国家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推进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40万吨聚碳酸酯、60吉瓦时储能及动力电池”等“双百”工程项目建设。

【扛重任】

多举措促乡村振兴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5年提出了粮食总产量1300亿斤以上的目标。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围绕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等提出了具体举措。

作为“中原农谷”所在地,新乡市2024年抢占种业创新“制高点”,种业研发团队总数达到53支高层次人才达390人,其中院士16名;培育优良品种161个,3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省审定。

2025年,新乡市提出“以更大力度打造中原农谷2.0版”的目标,包括优化全种业平台体系、健全有组织科创机制、促进全产业链条发展、坚持谷城院一体推进四类工作举措。

郑州市提出,严守耕地红线,产量稳定在145万吨以上,稳定“菜篮子”产品供给;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快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产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建国表示,河南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只有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县域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真正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才能让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加稳固。

此外,2023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08%,低于全国平均数,仍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是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杨建国说。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2022河南沸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广告服务|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