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讯 (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2月18日,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詹鹏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4年发展成就,擘画2025年发展蓝图。
2024年,周口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全市生产总值达3635.62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五晋位第四,实现历史性突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居全省第3位。
其中,创新能力加速集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两方面的工作表现“亮眼”。全球领先的“轧机之王”周钢宽厚板项目试车成功,入选“世界钢铁工业年度十大技术”。巨鑫生物“庆卡霉素”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新一代抗生素空白。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1家,均创历史新高。
另外,周口港航事业同样出色。新开通集装箱航线8条,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分别达到18条、14条。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205万吨,增长27.5%,占全省的87.5%。周口作为淮河流域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纳入国家规划。
在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中,港航枢纽、科技创新等成为“关键词”。
发挥港航枢纽优势。建成200万标箱智能化小集作业区一期13个泊位。推进大宗商品、钢铁深加工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港口集聚,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增开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8条以上,引育物流贸易平台30家以上,确保临港物流贸易额突破200亿元、货物吞吐量超过6000万吨、集装箱超过22万标箱。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0个以上。确保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以上。高质量建设国家农高区,引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8家,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100项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
报告中的新提法
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放大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效应,推动“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围绕“人产城园区”深度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奋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