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出去,是故事的开头,还是故事的结尾?郑州东站火了,社交媒体上,一众俊男美女在踏着夕阳或夜幕朝出站口走出去,前景是各个方向的交通指路牌,中景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后景是灯火璀璨的城市楼群。这一刻,宿命感、故事感拉满,我们相遇、分离,各自走向各自的人生。最近,许多网友“为了这个镜头特意去了趟郑州”。你来郑州打卡了吗?
视频来源:河南日报
一、这里有“爆表”的颜值,也有年轻的气质 郑州东站圈粉年轻一代,并不令人意外。郑州东站站房设计酷似城市之门,将中原文化的厚重感转化为轻盈的钢结构语言,玻璃幕墙与穹顶构成的光影变幻,恰好契合了年轻一代对“赛博朋克”美学的集体想象。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让郑州东站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更让它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一场企业家同台意外让海尔周云杰爆火。周云杰因表情严肃、身形对比被戏称“雷军跟班”,接着引发了互联网平台的二创狂潮,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周云杰回应道:“网友的评论,很有想象力,我也被逗笑了。”这场看似无厘头的流量狂欢,是一场关于流量本质的深刻启示:当真诚遇上反差萌,当老牌企业拥抱年轻化,时代终会为赤子之心让出C位 。厚重底蕴与现代化设计的巧妙融合,郑州东站成功聚焦了年轻人的目光。老牌企业与年轻人的真诚对话,海尔成功引发了年轻人的关注。互联网时代,传统与现代、真诚与反差萌的结合,往往能引发意想不到的流量效应。
3月19日,航拍下的郑州高铁东站东广场。图源:河南日报
二、这里可以看风景,也可以“读”历史 来都来了,不妨转一转。郑州东站的热度尚在,网友们又成功登“岛”,占领郑州金融岛。与郑州东站熙熙攘攘的动感不同,郑州金融岛的蓝调传递出宁静之美。与此同时,郑州文旅喊话网友打卡更多地标建筑,推荐二七纪念塔、千玺广场等惊艳夜景,期待网友解锁商都画卷,探寻城市古今之美。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城市年轻力指数居全国第五,少年老“城”郑州为什么能成为大家的旅游目的地?其秘密大概就藏在传统与现代的相得益彰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依托黄河文明和中原文化,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河南博物院,凭借考古盲盒和唐宫小姐姐频频出圈,而其九大镇馆之宝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重量级文物,更是无数文博迷的心头好。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印证着这座城市的厚重与古老,行走在古城墙的断壁残垣之旁,时空交错的沧桑感扑面而来。登封少林的夜晚别有味道,大型实景演出《少林禅宗音乐大典》,明月照山石、清风拂面的意境充满诗情画意。
3月16日,夜幕下的郑州东站西广场,灯光璀璨。图源:河南日报
三、这里不仅适合打卡,更适合扎根 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出台涉青政策12方面130余项;提供7天免费住宿,解决来郑青年落脚“第一站”问题;提升“青城”品质,推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阜民里等年轻态的城市更新项目;滋养青年精神,创新青年夜校模式,打造“最懂年轻人”的品质生活优选地……以真心留人,以诚意待人,2025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数字最为有力——三年累计来郑留郑大学生已超67万人。数字背后,更是无数年轻人选择郑州、扎根郑州的生动故事。
郑州东站四通八达。图源:河南日报
四、这里有便利的交通,全国高铁“朋友圈”最广 拍完转场扭个头,东站去哪都方便。蜜雪冰城总部就在东站对面,胖东来郑州首店与“雪王”比邻。往近处讲,西有神都洛阳,东有汴京繁华,南有曹魏故都,北有安阳殷墟。3月15日,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郑州至开封最快仅需25分钟,进一步融入“半小时经济圈”。放眼全国,作为我国“米”字形高铁网的心脏,郑州东站日均开行800多趟列车,6小时内直达全国128个城市,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年轻的气质、厚重的底蕴、便利的交通,无一不是长红城市的必然条件。郑州东站,从这里出去,不是出发,而是回家。
总策划:郭岩松
监审:李涛
统筹:朱琨 赵强
主编:王俊伟
审核:王振伟 冯祖选
执笔:李晓星
责任编辑:杨琨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